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_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_国产成人一二三区免费看_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經濟學的必修課范文

時間:2023-09-20 16:02:24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學的必修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經濟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及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就經濟學專業的特點而言,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學科相比,經濟學專業口徑更寬,理論基礎更厚。因此,經濟學專業的學生相較于其他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應具有更為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更高的可塑性。為了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遵循經濟科學的教學規律,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合理安排必修、選修課的比例。根據我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課程體系主要以專業教育模塊為主,專業教育模塊包括了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專業教育實踐訓練。專業基礎課程囊括了國家教育部所要求的經濟學專業特有的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的設置是加強學生在相關學科領域的理論基礎和知識深度,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特色,使其成為高素質的復合性人才。專業選修課是學生在完成專業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在專業上繼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提高在經濟學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為實施專業教育實踐訓練即學生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專業教育的整體規劃體現了加強學生理論基礎培養同時不斷為學生拓寬視野的課程建設思路,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隨著學科發展適時添加新的教學內容,并以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為教學目的。

二、經濟學專業必修課創新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程是為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能力而設置,因此專業必修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路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專業必修課程是經濟學專業所特有的在自身特定學科領域向縱深發展的專業化課程,包括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世界經濟學等課程。在專業必修課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創新不足,只一味地填鴨式灌輸,忽略了學生的反應,而削弱了教學效果。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照本宣科或是學生被動式的學習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被動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接受式教學中被抹殺。要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應加強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的教學教育創新。以世界經濟學課程為例,教學過程面臨兩個問題:第一,世界經濟學課程在教學環節中不設置實踐性環節,因此課程體系以學科的邏輯順序進行設置,但目前學術界對世界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仍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第二,作為一門交叉學科,世界經濟學某些教學內容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重復。學生可能已修讀了與其具有交叉內容的相關課程,如在教學過程中再重復講授,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門課程的理論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專業必修課實施創新教育的具體做法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著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有余,創新不足的缺陷,而要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經濟學專業必修課應在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實施創新教育,下文仍以世界經濟學課程為例進行說明。

(一)課程體系的創新

首先,課程體系的設置對課程而言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高校教學創新的一個核心問題。世界經濟學學科歷史較短,課程體系不強,與國際貿易等諸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對象。因此教師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就應針對經濟學專業學生及時代特點進行創新。世界經濟不是各國國民經濟的簡單總和,而是一個在國民經濟(以及其他世界經濟行為主體)基礎上由國民經濟密切聯系而形成的世界規模的有機體,這一點國內外學術界已經達成了共識。因此世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是割裂的國別經濟,而是相互聯系的經濟整體。從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來建立該學科的體系,即以國際化—全球化—一體化為主線研究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這樣可能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這種設置形式既符合邏輯思維方式便于學生把握教學思路,又符合該課程是現實性較強的專業必修課的特點,可以將現實的熱點問題穿插于課程中進行探討。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內容是課程的核心,具有較完整教學體系的課程在內容創新上相對較難。針對世界經濟學到目前為止沒有完整的教學體系這一特點,整理、歸納己有教材在教學內容上的共同點,探索教學內容的發展趨勢,從而建立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是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方面。由于世界經濟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其教學內容應該反映當代世界經濟的新發展、新變化,其研究對象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作為發展中的學科,新事物和新現象不斷出現,而世界經濟學的教材更新速度難以緊跟實際情況的變化,所以在講授該課程時,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世界經濟學課程教學在選定教材的基礎上,教師無須按教材內容一一講解,可以采用專題式的講授。可以根據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就世界經濟的研究對象和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設計專題,既可以介紹教材中所提及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相關原理,同時又聯系經濟實際,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避免出現與交叉學科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但教師在授課時也應有意識地引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等各學科的知識來深入分析問題,使世界經濟的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具有理論深度。

第2篇

一、利用模塊間的交叉知識

必修模塊《化學2》中的有機化學內容,是以典型有機物,如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糖類、蛋白質等物質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初中學習有機物常識的基礎上,能進一步加深對有機物和有機化學的整體認識。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課時數的要求,必修模塊中的有機化學內容沒有完全考慮有機化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主要是選取典型代表物來介紹其基本的結構、主要性質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較少涉及到有機物的結構和同系物的性質。選修模塊《有機化學基礎》比較系統、深入地介紹烴類、鹵代烴、醇、醛、酸、酯的結構、性質、用途等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了解有機物異構現象、反應原理等較難的知識。

分析兩個模塊有機化學教材可知:必修模塊所學習的內容、化學反應方程式在選修模塊均有重復出現,可以說必修知識是選修內容的基礎,選修內容是必修知識的延伸與拓展,但因為教學目的的差異,二者內容又不是簡單加減。因此,選修模塊的教學必須充分利用兩個模塊的交叉知識,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通過分析、推理、歸納,實現舊知識向新知識遷移。

例如,選修模塊“乙醇性質”的教學。學生在必修模塊已掌握乙醇與氧氣、乙酸反應的方程式,選修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分析乙醇反應時斷鍵規律,歸納醇羥基的性質,推導醇類物質的通性,掌握反應原理等較難知識。

二、利用學科知識的內在規律

每門學科知識都有其內在規律,有機化學的學科規律是“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在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我們要始終關注這一核心問題,讓學生體會“官能團一結構一性質”的變化規律,為后續各類有機物的學習建構一個理論方法的平臺。因此,教師教學中要注重講評有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通過結構理論指導性質的學習,利用性質幫助理解物質結構,由典型有機代表物的結構和性質推導出同系物的性質,由個性得到共性。

分析兩個模塊有機化學教材可知:必修模塊主要學習典型的有機物的性質、用途,極少涉及反應原理,內容缺少系統性。選修模塊注重有機化學本身內在邏輯體系,教材以結構、官能團、性質、用途為主線編寫。因此,選修模塊的教學應以必修內容為基礎,以學生已掌握的有機化合物知識延伸出官能團性質,理解有機物的結構,再由結構推測出同系物的性質。

例如,選修“脂肪烴”的教學。在《化學2》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甲烷、乙烯的結構和性質。因此,教師可先從回顧《化學2》知識入手,通過結構和化學反應類型對比歸類,使學生明確結構(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將甲烷、乙烯的結構和性質遷移到烷烴和烯烴,再進行甲烷、乙烷和乙烯的結構和性質對比,并以此推廣到烷烴和烯烴的結構和性質的相似性、遞變性和差異性。

三、利用問題情境

化學與社會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系,化學知識的形成來源于自然、生產、生活。新的高中有機化學教材貼近生活實際,在教學中應多從學生熟悉的身邊化學現象入手,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展開探究,以獲得有關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熱情。

分析兩個模塊有機化學教材可知:必修模塊以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為切入點,介紹它們的性質、用途,教材具有很強“實用”性,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選修模塊是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而設計的,教材較完整介紹有機化學知識體系,注重介紹它們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因此,必修與選修模塊的知識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相互聯系,在解答問題情境過程中學生不但復習必修知識,而且把必修與選修內容相互融合。

例如,選修“糖類”的教學。學生在《必修2》已經了解糖類化合物的粗淺知識,對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等典型碳水化合物性質、結構有了初步了解。教師可事先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怎樣檢驗某人是否得糖尿病?(2)農村用大米醞釀酒時為什么會先變甜,后變濃?設置以上問題目的,一方面復習葡萄糖性質,另一方面為淀粉水解打下伏筆。這些“問題情境”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解答問題的過程又達到必修知識向選修知識遷移的目的。

四、利用探究型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化學實驗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知識,提升科學精神。在介紹元素化合物性質的章節中,教材編寫通常是先從驗證式或探究式實驗得出實驗現象,再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最后介紹這些性質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第3篇

論當今時代來說,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各式各樣的手機現如今琳瑯滿目的陳列在各大手機店。像前段時間iPhone6S遭瘋狂搶購,人們起早貪黑就為購臺手機,可見科技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多么大的影響啊!至今iPhone的研究都為不公開的秘密,由此可見手機的研究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回眸歷史,從以前笨重而只限于通話的大哥大到現在超薄超輕且功能越來越多的智能機。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體現的越發重要,仿佛不可以分割了。將它握在手中時,撥動著屏幕,相遇于耳畔,傳遞著那溫馨的話語。而縱觀80年代,那時人們只能通過郵遞的方式來寄信,一封信件那得需要多久才能到達親人的手中呢?也許只能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吧!但現在親人們想表達一句思念,朋友們想送上一聲祝福,戀人們想傳遞一份愛意,情感便在手機中自然傳遞著,就旅游、聚會,人們只需要高舉手機便能照下那動人的畫面,記錄下內心那份感動和珍惜。手機——科技的結晶,為我們傳遞心間的溫情的橋梁。

手機不僅僅是人們溝通聯絡的工具,更是人際交往的無形紐帶。

還記得汶川地震中那感人的故事嗎?一位母親用自己那薄弱的身軀竟擋住了那從天而降的土石,護住了懷中那嗷嗷待哺的嬰兒。母親離開了人世,孩子奇跡般地生還。地震過后人們在幫那位母親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部手機,手機屏幕上閃爍著三個字:我愛你。正所謂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啊!面對此情此景,你不能不為之動容,哽咽,感動。

回顧那年伯伯去世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那天手術室外擠滿了人,大家站在隔離室門前,眼里噙滿著淚水,手術不太成功,伯伯被送進了重癥病房。大家只能通過手機與他交談,發出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但伯伯最終還是沒挺過來,但是手機溫馨的陪他欣慰的走過人生。我相信他一定會步入天堂的。

第4篇

關鍵詞:高校體育;田徑必修課;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共30所師范院校體育系2009級學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及部分田徑教師。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針對目前田徑必修課程教學的現狀及課程設置,共發出問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為96.7%。 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問卷調查,總結分析,得出結果。

1.2.2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學校田徑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標準、課程改革的資料,了解體育教育改革領域的研究動態。

1.2.3書面訪談法:筆者對本校及周邊大學、在全國第一屆大學生傳統運動會期間對部分田徑教師及參賽運動員進行了書面訪談。

1.2.4邏輯分析法:對教學實踐成果及以上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2 結果分析

2.1教育觀念因素

2.1.1 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我國的體育教育模式是從前蘇聯引進的以運動技術為核心的模式,雖然現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理論與實踐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很多教師在觀念上并沒有更新或者改變,用這種舊觀念指導教學就會落伍,影響田徑教學工作及教學目標的實現。

2.1.2領導者的觀念落后。目前領導對整個田徑教學的主導思想、目標規劃還是以傳統的競技觀念為主,在教學上就體現為以傳統項目為主,沒有正確地引導教師開展多元化田徑課程教學思想。

2.2教師的因素

2.2.1田徑教師的隊伍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基本上沿襲了競技體育教學的模式,在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體育教師只是充當著一名教練的角色。

2.2.2有一些田徑教師雖然是優秀教師,但由于受科研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科研能力薄弱,沒有及時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沒有把科研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導致自己落伍。

2.3學生因素

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中學訓練時間短,訓練2-3年以上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小。通過網上調查、學生訪談了解到學生中學訓練時間還要略低于問卷調查的結果。造成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數體育考生學習較差,就是為了上大學獲張文憑而參加體育訓練,所以在中學訓練時間短,參差不齊,以甘肅為例,2009年-2012年的體育考生連續4年都在5500人以上。招進來的一部分學生體育素質較差,很難完成規定的技術動作、技術原理及相關田徑專業知識體系。

2.4教學目標因素

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及社會上人們對田徑項目的偏見,盡管國家宣布新的體育教學目標及人才培養目標有十年時間,但通過問卷調查,可以看出有些高校對學生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直接影響到田徑教學目標不夠準確。目標定位偏重學生對田徑運動技術,技術原理及運動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田徑文化意識興趣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對田徑運動知識的應用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

2.5教學內容

2.5.1田徑教學內容單一,結構不合理

從表中可以看出,田徑教學內容設置中還是以傳統的競技項目為主,新興的田徑類課程、大眾化的田徑健身項目卻很少。這樣的教學內容忽視了學生基本應用能力,綜合素質教學的培養。

2.5.2 對抽樣的145名學生所喜歡的田徑項目進行問卷調查統計結果

現行的田徑教學項目中,短跑、中長跑、競走、跳高等主要競技項目有60%的學生不喜歡,這些田徑教學內容競技性強、難度大,學習起來枯燥無味。而學生喜歡的項目如爬山、攀巖等田徑健身項目,由于受條件限制又無法開設。

2.6教學評價因素

從表中可以看出,學校只重視絕對性評價,即終結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占問卷總人數的100%,這就說明只重視技術機能、理論的考核評價,未能體現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踐機能、學生創造、創新能力的評價。相對評價占問卷總人數的13.79%和10.34%左右,這說明只有及少數院校即重視學生運動技術、運動技能的評價,又重視學生學習步驟、技術技能轉化為實踐機能過程的評價。這種單一的評價方法,在理論上過于強調書本上的死知識,學生考前死記硬背,考后不知所云,造成學生分數不低而能力不強。

2.7 教學設備條件欠完善

從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個別學校教學設備較差,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例如目前與大眾田徑類聯系緊密的建身路徑等新興田徑拓展項目,大部分高校都未開展。教學場地老化,器材規格與規定標準不符,無風雨操場,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正常的田徑教學,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3 對策及建議

3.1更新田徑教學理念

3.1.1必須擺脫競技體育教學思想的束縛,正如前蘇聯教育學家馬亞科夫斯基所講:“你要讓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教師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成為這樣的榜樣。”首先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樹立教師一切活動都是為了便于學生掌握田徑知識技能服務的思想。

3.1.2田徑教師要樹立培養新的人才觀、質量觀,要有超前意識,要了解對未來人才的要求。

3.1.3教師要打破田徑競技教學模式,要有意識地把教學重點轉向傳授田徑健康知識、田徑健康技能、健身法則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上來。

3.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價值

3.2.1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是為了上大學而選的體育專業,他們一進校就對體育教育專業沒有興趣,對田徑更是如此,因此,教師要從思想教育入手,讓學生真正了解田徑專業,田徑專業在未來人們健康鍛煉的作用,田徑專業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廣闊的前景。

3.2.2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精神,淡化競技項目多開發田徑類健身項目,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對田徑文化知識的欣賞能力。

3.2.3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吸收與田徑相關的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對田徑課程的學習熱情,從而激發學生對田徑項目的學習積極性。

3.3教學培養目標定位要準確

培養合格的體育師資是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重要目標,學生畢業大多數是以教學為主,他們將來面對是中小學生,根據中小學的《體育課程與健康標準》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將他們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健康人才,教學能力是培養師資的主要教學的內容,扎實的理論知識較完善的運動 技術是當好體育教師的一個必要的條件,因此,制定田徑課程教學目標與中小學《體育課程與健康標準》接軌,能夠真正培養出教學能力強、基礎知識扎實的人才。

3.4教學內容與中小學培養目標接軌,應多元化

3.4.1田徑教學內容選擇應與中小學培養目標接軌,新課程標準里“田徑類”命名意義在于拓寬視野,改變清一色“奧運項目”,所以,在田徑必修課的教學內容應選擇上應將田徑教學競技性、娛樂性和健身性融為一體,這樣做才能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的可行性。

3.4.2項目應以多元化開展,目前都是以競技化項目為主,多元化田徑拓展項目,開拓學生知識面,增加理論課學時。

3.5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應多元化

3.5.1在教學中,應打破講解—示范—練習的傳統教學方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充分考慮到單位的教學設備條件,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所成。

3.5.2 從教學的設計到教學的過程,方法要多元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個性特征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探究式及媒體技術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對項目學懂、學會、學樂,教師教學的方法的選擇重點要培養他們的技能知識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教學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

3.6完善評價體系,加強評價過程

3.6.1打破重技術、輕能力的評價模式,在評價體系過程中,能體現出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機能和技能知識的轉變能力。

3.6.2在評價中,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受益。

3.6.3在評價中,應把相對評價,形成評價(即過程評價)和絕對評價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全面的評價體系。

3.6.4通過完善評價體系,給學生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地提高自己田徑知識的良好平臺,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田徑的興趣。

3.7改善田徑教學條件

3.7.1由于田徑課大都在室外進行,應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給田徑專業教師提供一個相對良好的教學環境。

3.7.2完善場地器材、各項田徑教學設備,尤其是多媒體技術教學設備,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教學資源,來提高田徑知識、田徑文化素養。

3.8開發環境資源及人脈的利用

3.8.1多請社會及高校田徑專家給教師及學生定期講座,讓師生能夠及時接受新的田徑知識、田徑信息及新的教學理念,來完善充實自己。

3.8.2田徑專業教師應定期外出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田徑課程設計能力;通過專項或專項探討,提高體育教師的田徑教學設計能力;通過專題交流,提高體育教師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能力。

3.8.3領導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支持田徑教學工作。

3.8.4 充分開展校地聯合,多參與社會田徑活動,應和當地中小學接軌,觀摩中學田徑課,以便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主編.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陳作松,季瀏.新體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休育大學學報,2004(03).

[3]宋亞炳.對廣東省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客的體系評價[J].體育學刊,2003(06).

第5篇

關鍵詞: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市場改革的深入,經濟與金融行業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增長,金融是經濟學研究領域應用性強的分支,融合經濟學與金融學的學科理論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在行業人才需求和學科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經濟與金融本科專業的增設顯得尤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華大學試點開辦經濟與金融專業。至2015年,我國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開設了經濟與金融專業。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建設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相關研究還很少。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也是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經濟與金融專業發展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發展歷程

2006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批試點招收經濟與金融專業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這標志著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建立并進入試點招生階段。在建立之初,經濟與金融專業的代碼為020120S(S表示少數高校試點目錄外專業),歸屬于經濟學科(02)經濟學類(0201)[1]。2011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第一屆學生畢業。據統計,2011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生就業率達到了100%[2]。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試點的成功,加之國內其他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創新經濟學與金融學本科教學,教育部開始在各高校逐步推開設置經濟與金融本科專業。與此同時,教育部對經濟與金融學專業在本科專業目錄中的位置也進行了調整。在2012年的新目錄中,經濟與金融專業進行了細微的調整,雖然還是屬于經濟學科門類,所授予學位還是經濟學學士,但是從經濟學類調整到了金融學類。這一調整,表明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學生培養應偏重于應用型更強的金融學。

目前,我國雖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各高校正處于經濟與金融專業建設的起步階段,尚未在課程體系設置、培養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識。因此,有必要參考清華大學試點辦學的經驗和國外經濟與金融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的成果,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

二、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

清華大學是我國第一所設置經濟與金融專業的高校,2007―2011年間,教育部未批設經濟與金融專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設置與發展上處于先試先行的地位。因此,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培養方案對探索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經濟與金融專業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學制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在培養目標上,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經濟與金融學理論和方法,具有國際視野,了解中國國情,能夠解決現代經濟,特別是金融領域實際問題,有較高的中英文溝通能力,未來能夠從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金融機構、企業與政府部門的經濟分析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生培養方案中,采用“通識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在通識教育學習后,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在課程體系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培養方案課程分為三大課程模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和專業相關課程。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為通識教育課程,大學第一、二學年,不分專業均需修讀。第三學年,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進入專業課程學習階段。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專業課由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構成。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學原理(1)、經濟學原理(2)、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應用數理統計、金融學原理、信息管理導論;專業必修課一共8門,為中級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1)、公司財務、公共財政學、投資學和貨幣銀行學。專業選修課需修夠27學分,學生可以在經濟統計學、國際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博弈論、金融數據庫、計量經濟學(2)、發展經濟學、經濟控制論、中國宏觀經濟分析、經濟學專題研究、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金融學專題研究等課程,或在經濟學院其他專業、甚至其他學院的課程中選修。

2007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本科培養總學分不低于170學分,其中春、秋季學期課程總學分不低于140學分,夏季學期實踐環節15學分,綜合論文訓練15學分。在學分的分配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40學分,自然科學基礎課程31學分,專業相關課程6分,其中專業相關課程又可以分為專業基礎課(1分),專業必修課(23學分),專業選修課(27學分)。從學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華大學的課程設置強調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均衡,專業基礎課、必須課和選修課的學分占比也相差不大,這體現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對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的培養原則。

總體而言,清華大學2007級經濟與金融專業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體現出在寬廣的知識面基礎上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理念。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中包括了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的核心課程,在選修課中,不僅開設了眾多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學生還可以跨專業和跨學院選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建設和課程體系開發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其他高校進一步結合學校特色建設經濟與金融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提供了借鑒樣本。

三、國外高校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一)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徹斯特大學是英國會計與金融學研究和教學最好的大學之一。該校的社會科學學院和商學院聯合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學制為三年。課程教學采用講座、教程和研討會相結合的形式。課程的考核方式多樣,包括考試、完成課題項目以及論文報告。第一年的課程是關于社會科學的通識性教育,同時開設會計和金融學的基礎課程,為學生開展第二、三年的學習和研究做準備。通過第一年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方向,金融經濟或會計金融。第二年的課程主要是金融學與經濟學的專業課程,難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課程包括金融學基礎、中級管理會計、金融市場與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概論等。第三年開設公共部門會計、審計、公司財務、信息系統案例研究等。從曼徹斯特大學經濟與金融學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在突出培養學生國際化的商業思維和視角下,該專業更偏向于金融學理論知識,尤其注重會計學相關理論與實務能力的培養。

(二)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學的經濟與金融學專業培養期為三年。該校經濟與金融學專業的培養注重數理統計分析在經濟和金融學中的運用。該專業要求學生在第一、二學年修讀至少一門經濟學課程,第三學年至少修兩門經濟學的課程。從該校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該校在以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等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特別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來解決經濟和金融實務中的問}。

(三)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頓大學經濟與金融學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綜合掌握經濟學的原理與分析方法,強調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南安普頓大學的經濟與金融學專業學制為三年。在第一、二學年開設課程,每學期四個課程模塊,一年共八個模塊。第一學年的課程均為必修專業課,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數學、經濟統計分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第二學年的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程構成。必修課程為微觀應用經濟學、投資組合理論與金融市場,選修課包括計量經濟學概論、統計學理論等。第三年,學生自選課題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相當于兩個課程模塊。從該校的專業課程開設情況來看,在第一學年注重教授學生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經濟學分析手段的訓練,第二學年則促使學生通過計量經濟學的深入學習,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數學分析工具。在此基礎上再開設投資組合與金融市場,從而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和分析工具來認識和解決金融學問題的能力。

(四)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蘭卡斯特大學開設有金融與經濟專業(Finance and Economics),學制為三年。蘭卡斯特大學該專業的學生可以從第二學年開始,轉入會計與金融專業學習。課程教授采用講座、團隊合作、個別指導、討論等多種方式。該校在專業課程開設上,第一年必修課包括會計和金融學概論、經濟學原理、經濟定量方法,注重為學生打下會計學、金融學、經濟學的學科基礎。第二年的課程以金融學和會計學的課程為核心,必修課包括金融學原理、高級金融學原理、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估值、管理經濟學、商業和國際宏觀經濟學、經濟數學、經濟學概論,學生還需在會計審計信息系統、金融會計原理、商業決策管理會計三門選修課中選修一門。

第三年的必修專業課程包括企業融資、投資學、國際金融管理、計量金融學,這些課程是是對金融學理論和知識的進一步深化。學生還需在高級宏觀經濟學、高級微觀經濟學、宏觀貨幣經濟學、人力資源經濟學、廣告經濟學、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工業組織學、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商業學中選修4門。從課程設置可以看出,蘭卡斯特大學對經濟與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金融學的課程為核心,經濟學的課程作為鋪墊或拓展,始終貫穿了經濟數學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訓練。

國外開設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曼徹斯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南安普頓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各有特色,但總體而言,又有共同之處。在這些學校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都是以金融類和會計類的課程作為核心,輔之以經濟學的課程,用經濟數學或計量經濟學的課程將這些課程加以貫通。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經濟學原理的基礎上,注重教授金融學理論,強調提高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四、我國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當前我國高校的經濟與金融專業還處于初步建設階段,亟需建立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我國高等學校經濟與金融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廣泛經濟學知識和金融學理論,并能夠熟練運用經濟學和金融學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和金融問題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從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參考清華大學和國外高校經濟與金融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經驗,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下,建議采用“經濟為基,金融為核,計量為法”的基本思路來構建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

“經濟為基”是指以經濟學的核心課程作為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經濟與金融專業屬于經濟學科,是在經濟學與金融學不斷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性學科,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也是金融學發展的源泉。因此,培養經濟與金融專業的人才,首先應該使其具備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課程體系構建中設立經濟類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具體設置課程上,可以在不同學期開設經濟學的核心課程,如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

“金融為核”是指在專業課程的體系中以金融類的課程作為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學的理論和方法,具備分析和解決現實金融問題的能力。經濟與金融專業從開設之初歸屬于“經濟學科(02)經濟學類(0201)”到2012年調整到“經濟學科(02)金融學類(0203)”的這一變化,也表明經濟與金融專業應以金融學的課程為核心。因此,在課程體系構建中,根據教育部規定的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設置金融類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

“計量為法”是通過開設計量經濟類的課程,使學生能熟練運用數學工具來解決經濟與金融問題。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發展,越來越注重數學工具的運用。掌握了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技能,才能更為科學的認識和分析經濟與金融問題,在投資實踐中發現規律,進行決策。同時,計量經濟學也是將經濟學與金融學理論融會貫通的重要途徑。而計量經濟學相關課程的學習,需要以高等數學為基礎。因此,在課程設置時,要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開設相應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如經濟數學、初級計量經濟學、中級計量經濟學等。

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下,依據“經濟為基,金融為核,計量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構建由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和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三大課程模塊組成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公共基礎課程模塊是為通識教育服務,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素質,包括政治理論課、數學、英語、體育等課程。專業課程模塊是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能力的課程,由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技能課組成。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學類的基礎課程,如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經濟學、會計學等。專業核心課以金融類課程為主,如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國際金融、保險學等。專業技能課以經濟計量類課程和金融實務訓練為主,如計量經濟學、經濟數學、金融數學、商業銀行實務、投資理財實務等。商業,專業方向課程是根據學生興趣和結合社會需求,來細分的專業方向,如會計金融、金融經濟、證券投資等,根據不同專業方向開設理論和實踐課程,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學生就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2012.

[2]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1屆畢業生就業報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號,教育部關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經教育部備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名單.2013.

[4]清華大學.清華大學2007級本科生培養方案.2007.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pecial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N Guang-wan,ZHUANG Ping,YU Tao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第6篇

經濟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及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就經濟學專業的特點而言,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學科相比,經濟學專業口徑更寬,理論基礎更厚。因此,經濟學專業的學生相較于其他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應具有更為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更高的可塑性。

為了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遵循經濟科學的教學規律,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合理安排必修、選修課的比例。根據我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課程體系主要以專業教育模塊為主,專業教育模塊包括了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專業教育實踐訓練。專業基礎課程囊括了國家教育部所要求的經濟學專業特有的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的設置是加強學生在相關學科領域的理論基礎和知識深度,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特色,使其成為高素質的復合性人才。專業選修課是學生在完成專業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在專業上繼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提高在經濟學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為實施專業教育實踐訓練即學生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專業教育的整體規劃體現了加強學生理論基礎培養同時不斷為學生拓寬視野的課程建設思路,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隨著學科發展適時添加新的教學內容,并以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為教學目的。

二、經濟學專業必修課創新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程是為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能力而設置,因此專業必修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路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專業必修課程是經濟學專業所特有的在自身特定學科領域向縱深發展的專業化課程,包括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世界經濟學等課程。在專業必修課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創新不足,只一味地填鴨式灌輸,忽略了學生的反應,而削弱了教學效果。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照本宣科或是學生被動式的學習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被動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接受式教學中被抹殺。要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應加強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的教學教育創新。

以世界經濟學課程為例,教學過程面臨兩個問題:第一,世界經濟學課程在教學環節中不設置實踐性環節,因此課程體系以學科的邏輯順序進行設置,但目前學術界對世界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仍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第二,作為一門交叉學科,世界經濟學某些教學內容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重復。學生可能已修讀了與其具有交叉內容的相關課程,如在教學過程中再重復講授,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門課程的理論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專業必修課實施創新教育的具體做法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著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有余,創新不足的缺陷,而要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經濟學專業必修課應在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實施創新教育,下文仍以世界經濟學課程為例進行說明。

(一)課程體系的創新

首先,課程體系的設置對課程而言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高校教學創新的一個核心問題。世界經濟學學科歷史較短,課程體系不強,與國際貿易等諸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對象。因此教師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就應針對經濟學專業學生及時代特點進行創新。世界經濟不是各國國民經濟的簡單總和,而是一個在國民經濟(以及其他世界經濟行為主體)基礎上由國民經濟密切聯系而形成的世界規模的有機體,這一點國內外學術界已經達成了共識。因此世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是割裂的國別經濟,而是相互聯系的經濟整體。從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來建立該學科的體系,即以國際化—全球化—一體化為主線研究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這樣可能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這種設置形式既符合邏輯思維方式便于學生把握教學思路,又符合該課程是現實性較強的專業必修課的特點,可以將現實的熱點問題穿插于課程中進行探討。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內容是課程的核心,具有較完整教學體系的課程在內容創新上相對較難。針對世界經濟學到目前為止沒有完整的教學體系這一特點,整理、歸納己有教材在教學內容上的共同點,探索教學內容的發展趨勢,從而建立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是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方面。由于世界經濟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其教學內容應該反映當代世界經濟的新發展、新變化,其研究對象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作為發展中的學科,新事物和新現象不斷出現,而世界經濟學的教材更新速度難以緊跟實際情況的變化,所以在講授該課程時,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世界經濟學課程教學在選定教材的基礎上,教師無須按教材內容一一講解,可以采用專題式的講授。可以根據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就世界經濟的研究對象和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設計專題,既可以介紹教材中所提及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相關原理,同時又聯系經濟實際,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避免出現與交叉學科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但教師在授課時也應有意識地引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等各學科的知識來深入分析問題,使世界經濟的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具有理論深度。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師應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學生能力的培養者。教學方法的創新要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既是熱點又結合中國實際的問題組織課堂討論。具體操作方法是讓學生自由組成討論小組,選擇不同問題通過課后的資料收集,撰寫小論文,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發言,其他學生可以對其發言進行提問,由發言者進行回答,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通常用2-3個課時的時間。通過這些討論發言,提高學生的搜集資料、分析解決問題、口頭表達和組織能力。這種講解和討論的方式使學生既加深了對世界經濟基本理論的理解,也對中國經濟問題給予很大的關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也可以從中吸取大量的信息,學生的某些觀點推陳出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同時教師應注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世界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科理論發展動態,以多媒體課件作輔助,適時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學生想學習的課外知識,教師可根據情況適當添加到多媒體課件中。

(四)課程考核方式的創新

第7篇

關鍵詞:膿毒性休克;血必凈注射液;氧利用率;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乳酸

中圖分類號:R63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717(2012)01-0176-0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ects of Xubijing Injection on Oxygen Utilization Coefficient,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 and Lact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MING Ziqiang,YU Linming,LV Yinxia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Xinchang People's Hospital,Xinchang 315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Xubijing injection on O2UC、ScvO2 and Lact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reatment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30). Both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Xubijing injection simultaneously.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5% glucose injection. Artery blood and central vein blood were drawed for blood gas analysis before and at 2,4,6 and 12 hour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of both groups. Central venous oxygen extraction rate were tested.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tion differences in ScvO2, lactic acid and O2UC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ll P>0.05). The levels of Scv O2 at 4,6 and 12 hours after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ll P

Key words:Septic shock; Xubijing injection;oxygen utilization coefficient;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Lactic acid

膿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指嚴重感染患者經足量液體復蘇仍持續低血壓(收縮壓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05年1月-2011年4月ICU收治的膿毒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60.2±10.2)歲;原發膿毒部位:重癥肺炎18例,重癥急性胰腺炎2例,重癥膽囊炎5例,泌尿系膿毒3例,彌漫性腹膜炎2例。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59.2±18.1)歲;原發膿毒部位:重癥肺炎17例,重癥膽囊炎4例,重癥急性胰腺炎1例,泌尿系膿毒3例,彌漫性腹膜炎5例,兩組性別、年齡、入選前24h內APACHE Ⅱ評分、原發膿毒部位等均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組間均衡良好,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符合西醫及中醫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04年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和重癥醫學會(SCCM)聯席會議規定膿毒性休克的診斷標準:①臨床上有明確的膿毒癥;②有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的存在;③收縮壓60mmHg至少1h,或血壓依賴輸液或藥物維持;④有組織灌注不良的表現,如少尿(lh,或有急性神志障礙。

注: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診斷標準參照1991年8月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和重癥醫學會(SCCM)聯席會議規定的診斷標準:①體溫>38℃或90次/min;③呼吸頻率)30次/min,或PaCO2(32mmHg(4.3kPa);④血白細胞>12×109/L或 0.10。具備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表現即可診斷。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厥脫證診斷及中醫辨證標準,主癥符合:神萎倦怠,面氣短,四肢欠溫或暖,口渴汗出,氣息微弱,舌質紅或淡紅,苔薄,脈細數(氣陰耗傷證);或神恍驚悸,面色潮紅,汗出如油,口渴欲飲,飲不解渴,身熱心煩,四肢溫暖,舌光干枯無苔,脈虛數或結、代(真陰衰竭證)。

(2)年齡≥18歲。

(3)預期ICU住院時間≥24h。

1.3 研究方法

1.3.1 設備和藥物

(1)設備:動、靜脈血氣分析及血乳酸測定采用美國GEM3000血氣-內環境監護分析儀(美國試驗儀器公司)進行測定,分析包由美國試驗儀器公司提供。

(2)藥物:血必凈注射液(由天津紅日藥業集團提供,批號:國藥準字Z20040033)。

1.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對照及組間對照研究方法。

1.3.3 試驗步驟

(1)治療組和對照組均按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進行復蘇治療,包括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抗膿毒、嚴格控制高血糖、氧療(包括機械通氣)、輸血、血液凈化等,經右鎖骨下靜脈或右頸內靜脈放置中心靜脈導管,拍攝X-ray片確認中心靜脈導管位于上腔靜脈內。

(2)治療組給予NS150mL+血必凈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2次/日,連續7天。對照組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同樣速度靜滴。兩組在試驗觀察期間不給予其他中藥湯劑或者中成藥治療。

(3)兩組分別在用藥前及用藥后2h、4h、6h、12h分別經中心靜脈導管抽取中心靜脈血標本行血氣分析,測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SCv02)及乳酸。

(4)于相同時點行動脈血氣分析,計算氧攝取率(O2ER),按公式O2UC=C(a-v)O2/CaO2[5],推導為:O2UC=S(a-v)O2/SaO2。式中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v)O2:動脈-靜脈血氧飽和度差。觀察一般血流動力學指標:平均動脈壓(MAP)、中心靜脈壓(CVP)、心率(HR)。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兩兩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兩兩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 果

2.1 統計結果

2.1.1 兩組用藥前后ScvO2比較 見表1。兩組用藥前ScvO2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用藥后2h、4h、6h、12h的ScvO2水平與同組用藥前比較均有所增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1.2 兩組用藥前后乳酸比較 見表2。兩組用藥前乳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用藥后2h、4h與同組用藥前比較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4h治療組乳酸濃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1.3 兩組用藥前后氧利用率(O2UC)比較 見表3。兩組用藥前氧利用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用藥后2h、4h、6h、12h與同組用藥前比較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西醫常規復蘇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必凈注射液較單純西醫常規復蘇治療可更大程度增加膿毒性休克患者的氧攝取率、提高SCvO2,降低乳酸濃度,提示血必凈注射液可改善膿毒性休克患者的全身氧代謝狀況。

3討 論

膿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礎是微循環的功能改變和組織的代謝障礙,其本質是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因此改善組織灌注,糾正組織缺氧,改善組織氧代謝是感染性休克治療的核心。氧代謝參數是評價感染性休克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近期研究[4]表明,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ScvO2)及血乳酸對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復蘇治療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在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全身組織的灌注己經發生改變,即使血壓、心率、尿量和中心靜脈壓仍處于正常范圍,此時可能己出現ScvO2降低,提示ScvO2能較早地發現病情的變化。2008年的《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管理指南》中的早期目標指導性治療(EGDT)將ScvO2>70%作為感染性休克早期復蘇的終點目標之一,提示ScvO2對感染性休克早期復蘇治療有重要的指導價值。但是,由于影響ScvO2的因素較多,所以,ScvO2須與其他氧代謝指標結合對感染性休克的氧合狀況進行解讀。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給予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ScvO2明顯增高,且用藥后4h、6h、12h的ScvO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相同時點的ScvO2水平,提示在常規復蘇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膿毒性休克患者,可較大幅度得升高ScvO2水平。其機制可能是:血必凈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赤芍、川芎、丹參、紅花和當歸等活血化淤藥,血必凈注射液能拮抗TNF-α、內毒素[5] 及IL-1、IL-6[6] 的釋放,保護血管內皮細胞[7],增強單核細胞人類II細胞抗原(HLA-DR)表達,促進免疫功能恢復[8]。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組織灌注及微循環,從而能夠控制全身炎癥反應、對全身各組織器官起到保護作用,為急危重癥的搶救治療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

本研究觀察發現:兩組用藥后2h、4h血乳酸濃度均繼續升高。一些臨床研究[9]也證實,盡管感染性休克患者經過復蘇治療后,組織灌注改善,組織細胞的氧供應和氧攝取均有所增加,但患者仍然存在高乳酸血癥。由于血乳酸的濃度取決于糖酵解的速度和乳酸被利用的快慢,嚴重感染時可能通過各種途徑促進糖酵解或抑制乳酸清除,使單位時間內乳酸清除速率低于糖酵解的速率或使糖酵解速率快于乳酸清除速率,而使血乳酸增加。近期的基礎及臨床研究[10]也證實了上述機制,嚴重感染時可通過以下途徑影響血乳酸水平:①抑制丙酮酸脫氫酶的活性,抑制葡萄糖有氧代謝,使無氧酵解增強;②乳酸清除減慢;③丙酮酸產生增加。另外,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雖然兩組用藥后2h、4h乳酸濃度均升高,但治療組用藥后4h的乳酸濃度低于對照組,血必凈對乳酸代謝的影響機制可能為:(1)血必凈改善了膿毒性休克乏氧、低灌注,抑制無氧酵解途徑,使乳酸產生減少。(2)血必凈對肝、腎功能的保護,從而保證了肝臟、腎臟對乳酸的清除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氧利用率均處于較低值,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即出現線粒體的功能的損害,其機制與缺氧導致大量氧自由基產生,引起線粒體膜脂質過氧化損害,以及感染對線粒體的直接毒性作用有關[11]。本研究結果亦證實:感染性休克患者給予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氧利用率明顯升高,且高于對照組。機制可能為:血必凈能調節細胞因子的釋放[12]、改善缺血再灌注損傷,清除氧自由基、保護線粒體,增加細胞的氧攝取。

由此可見,在西醫常規復蘇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膿毒性休克患者,較單純西醫常規復蘇治療能更大程度地升高膿毒性休克患者的SCvO2,降低乳酸、增加氧利用率,從而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全身氧代謝狀況。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onsensus Conference.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and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in sepsis[J]. Crit CareMed,1992,30:864-874.

[2]蔡柏薔.危重癥患者組織氧合狀態的監測[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9,22(3):135-133.

[3]劉清泉,李雁,冠蘭俊.多臟器功能失常綜合征中醫病因病機及治法探討[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3(3):53-58.

[4]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成人嚴重感染與感染性休克血流動力學監測與支持指南(2006)[S].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27(1):7-13.

[5] 雪琳.S IRS和MODS防治新對策的實驗研究-血必凈的藥效學觀察[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7,9:720-722.

[6] 曹淑華,高紅梅,王永強,等.血必凈對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大鼠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學,2005,12:94.

[7] 曹書華,王今達.血必凈對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大鼠組織內皮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2,14:489-491.

[8] 張畔,曹書華,崔克亮,等.血必凈對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單核HLA DR表達影響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2,9:21-23.

[9] Joynt GM,Lipman J,Gomersall C D, et al. Gastric in tramueosal Ph and blood lactate in severe sepsis[J]. A nae sthesia,1997,52:726-732.

[10] Gavin Joynt, Charles D Gomersall.全身性感染時的組織氧合第2部分:動物和人體研究的評價(一)[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9,11(5):259-2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在线播放秋霞|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不卡高清| 青青草91久久国产频道|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制服| 免费i区一区二久久毛片|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国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在线不卡区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狠狠狠97|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久久老司机精品网站成人| 午夜福利电影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夜色| 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福利av综合导航| 人妻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国产情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好看的av在线播放|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综合另类欧美777| 国产亚洲小视频线播放|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aV社区丰满人妻无码| 尹人在线最新香蕉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91| 午夜高清无码中文字暮视频| 国产精品美久久女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精品| 亚洲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白丝AV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一二| 亚洲精品乱码中文字幕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