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3-11 17:45:21 737人看過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目前刊期為半年刊。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簡介信息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是一份專注于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術期刊,旨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探討與傳播。該雜志創刊于20世紀90年代,正值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傳統文化研究逐漸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時學術界的重要議題。
雜志的內容涵蓋廣泛,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個領域,包括哲學、文學、歷史、藝術、宗教、民俗等。每期雜志都會刊登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既有對經典文獻的深入解讀,也有對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應用的探討。此外,雜志還設有書評、學術動態等欄目,及時反映國內外學術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最新進展。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組成,確保了雜志的學術水準和權威性。雜志不僅吸引了國內眾多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投稿,還與國際上的漢學研究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促進了中外學者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作為一份具有深厚學術背景的期刊,《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為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平臺,還通過舉辦學術會議、出版專題論文集等形式,進一步促進了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隨著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該雜志也成為了國際學術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雜志特色:
<一>摘要目的盡量用一句話說清楚,少談背景信息和公知公用常識。突出過程、方法和結果,即詳述技術思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由此所取得的具體的、量化的結果,關鍵技術信息必須完整、定性/定量與具體。
<二>文題: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一般不使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三>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四>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出現次序集中列于相應頁面的腳注位置,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1、2)。引用文獻一般不采用注釋,而采用參考文獻方式列于文后。
<五>基金項目: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本刊對基金資助項目,省(部)級以上重大攻關項目和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等優秀論文優先發表。
<六>同一篇文章有無圖序須統一。圖序和圖題用5號黑體,圖注、圖字和分圖題用6號宋體。圖序與圖題中間空一格,圖題末尾不加標點,居中位于圖下方。
<七>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文章內容無違法違規、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稿件發表后,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網絡版的版權。
<八>參考文獻的序號應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參考文獻著錄的條目以字體、字號為“宋體、小五”編排在文末。
<九>通信地址須詳盡開列所在省(市、區)、城市、街道、門牌號碼、郵編(郵寄樣刊);身份證號碼、聯系方法須注明手機號碼、QQ郵箱或其他電子郵箱。
<十>文章發表后,如被轉載或獲獎,請及時通知文章責編,以備成果統計之用。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