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時空信息學報》需要什么條件?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9-25 17:49:44 1916人看過
《時空信息學報》雜志是一本在科學研究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主管、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主辦的期刊,創刊于2003年,國際標準刊號 ISSN:2097-3012,國內統一刊號 CN:10-1904/P。
《時空信息學報》雜志投稿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主要包括時空數據感知的理論、方法,硬件設備,軟件系統,以及時空數據的高效智能化處理技術等。
<二>主要包括時空信息的基本概念、多維動態資源信息描述-建模-表達、時空信息模型構建、三維實景中國模型構建的理論與方法等。
<三>主要包括多源遙感數據快速處理、大范圍自動變化發現、人機協同智能解譯、關鍵生態參數自動計算,以及自然資源“格局-過程-服務”機理、國土空間要素匹配關系、國土空間人地關系耦合-演化規律等時空場景精準系統認知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等。
<四>備注 投稿時,需提供“投稿信”。在“投稿信”中,需提供下列信息:① 論文的科學創新性或工程實踐開拓性及其意義;② 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聯系方式;③ 3~5 位國內外同行專家作為候選評審人,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審稿人。
<五>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接錄用通知后不再改動。
<六>正文格式和結構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類分為:引言、材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4個部分。各層次的編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七>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八>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九>引文以“參考文獻”方式尾注,參考文獻著錄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的規則,文獻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外加())按其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連續編排,同一文獻如出現多次,用同一數字標識。
<十>編輯部在收到《版權轉讓協議書》后將您的論文送專家審閱,并自收到《版權轉讓協議書》之日起 3 個月內 ( 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 ,向作者反饋審稿意見及最終是否錄用的決定,在此期間請勿撤稿或另投他刊,作者可隨時登錄本刊采編系統查看論文的處理狀態。
<十一>參考文獻:來稿均應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不含內部資料、文件、使用說明書等)。在稿件的正文中依次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段末右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該雜志旨在推動科學理論與實踐的創新與發展,為廣大科學工作者、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主要是探索科學規律,服務科學實踐。通過發表高質量的科學研究成果,促進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為科學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影響因子:1.39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