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_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_国产成人一二三区免费看_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兒科急診醫學范文

時間:2023-09-18 17:28:08

序論:在您撰寫兒科急診醫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兒科急診醫學

第1篇

通過統計兒科常見疾病檢查中的相關診斷情況和治療情況,認識到兒科中具有原發性問題的病癥為60%左右,重復性發作疾病的準確率為90%左右。通過對相關疾病進行有效的編碼控制認識,完成綜合性的數字編碼管理控制,保證合理的相關數據的有效話過程分析,加深不同的兒科常見疾病中的各類發熱、疼痛、呼吸道障礙、肺炎、消化不良等病癥的有效病情認識和管理,提高綜合性的兒科常見疾病的治療過程控制,保證合理的治療過程分析和臨床觀察,從而逐步的完善綜合性的治療過程控制,保證合理的過程分析,實現臨床醫學的診斷過程管理,加深綜合性的編碼準確率控制,降低編碼過程的認識程度,保證合理意義的有效話診斷過程。通過對不同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進行有效的種類分析和過程控制,保證合理的準確率編碼過程控制,完善綜合性的兒科常見疾病的有效檢查過程控制和治療,從而完成較高精準度、較好系統編碼過程控制下的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2]。

2提高兒科臨床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免疫系統培養

采用有計劃的臨床方式完善兒科常見疾病的自動化免疫預防控制管理,完成小兒的接種預防,加深綜合性的計劃免疫過程控制,改善兒童在面對傳染源上的特異性的抵抗能力的培養,從而從根本上加強綜合性免疫過程控制情況,保證合理的主動免疫過程控制。注射麻疹疫苗、乙型腦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破傷風疫苗等等較為常見的兒科臨床免疫抵抗能力的培養疫苗。通過這些疫苗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完善綜合性的疾病過程控制管理,提高兒童的機體整體免疫能力,保證合理的計劃免疫過程控制管理,實現合理化的主動免疫。在實際的免疫過程管理中需要加強被動免疫的同時,提高主動免疫過程。當兒童接觸感染后,需要及時注射全血血漿、球蛋白逐步增加抗體,加深兒科常見疾病檢查過程的有效診斷和治療過程控制,完善有效化的準確性治療過程,完成高交流、較深思考、高積累的相關兒科常見疾病檢查過程診斷和數據分析,完善多方面的經驗的有效化的過程積累,實現綜合性的系統化的兒科常見疾病的有效話診斷,增加其綜合性的準確性表達過程認識,有效的提高了我國兒科常見病臨床上醫學上的治療技術,從而確保醫學工作者對于兒科臨床醫學病情診斷過程的合理控制,保證相關病情管理情況的準確性,保證合理的效果控制管理[3]。

3結語

第2篇

鄭州市中醫院檢驗科,河南鄭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在兒科診斷中的意義。 方法 對該院2014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267例患兒的靜脈血標本進行血涂片形態學檢查,分析檢驗結果與患兒病種的關系。結果 267例患兒中有213例經鏡檢后顯示異常,占復檢人數的79.77%。213例鏡檢異常的患兒中,呼吸道疾病占44.60%,消化系統疾病占21.60%,傳染病占16.09%,血液系統疾病占11.27%。常見傳染病中患兒異型淋巴細胞比值為3.29~7.04。 結論 不同疾病患兒的細胞形態均有特定變化,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在兒科疾病診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兒科疾??;診斷;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1(c)-0185-02

[作者簡介] 張靜(1986.5-),女,河南鄭州人,本科,初級檢驗師,研究方向:血液細胞學。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是臨床上血常規檢驗的一項重要內容[1]。血常規檢驗中的細胞是由骨髓和其它造血組織經過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熟過程,釋放入血液中。該次研究的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內容包括白細胞(WBC)、淋巴細胞百分率(L%)、紅細胞(RBC)、嗜酸性粒細胞百分率(E%)、 血小板(PLT)等檢查。各種血液疾病和細胞的異常情況有很大的相關性。雖然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已得到廣泛普及,減少了勞動強度,提高了臨床檢驗效率與檢驗的精確度,但是它不能替代顯微鏡下的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2-4]。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不僅能直觀分析細胞外部的形態變化,還能直接觀察細胞內有無核仁、核的大小形狀、胞漿著色性、染色質粗細等各種內部結構及形態變化,鑒別區分異常細胞。因此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是疾病診斷與鑒別的重要手段[5]。尤其是在兒科疾病中,患兒細胞變化非常特殊,鏡下的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與準確的結果分析在兒科疾病診斷中顯得尤為重要。該研究通過分析該院2014年2月—9月收治的267例患兒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結果,來了解兒科疾病中血液細胞形態學特點,為兒科臨床疾病診斷提供血液細胞形態學的相關信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收治的需要復檢的患兒267例,男145例,女122例,年齡15 d~11歲,所有患兒的血標本都是經自動化血液分析儀檢測后需要進行血涂片鏡檢復查的。疾病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復檢標準參照參照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會及國際實驗血液學學會推薦的國際血液學實驗室“41條血細胞復檢規則”[7]。

1.2 方法

采集患兒的靜脈血標本,制作血涂片??焖賹⒕G豆樣大小的血滴熟練且均勻地推成寬18~20 mm,長25~35 mm的血片,進行瑞氏姬姆薩染色,具體的血涂片制作及染色過程嚴格遵守臨床檢驗操作規范進行。復檢的內容包括: 血小板(PLT)數量、形態與聚集現象,白細胞(WBC) 數量與分類、 形態,紅細胞(RBC)形態、 大小與染色,血小板數量、形態、分布情況,粒細胞形態(空泡變性,Dohle體,退行性變,中毒顆粒,核棘突等),寄生蟲類型(瘧原蟲、弓形蟲、杜利氏體、附紅細胞體、微絲蚴等),淋巴細胞形態等。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無數 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疾病類型的患兒鏡檢血液細胞形態學特征

267例患兒中有213例經鏡檢后顯示異常,占復檢人數的79.77%。213例鏡檢異常的患兒中,呼吸道疾?。ㄉ虾粑栏腥荆夤苎?,肺炎支原體感染)占44.60%,消化系統疾?。▊魅拘愿窝?,胃炎,腹瀉)占21.60%,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細菌性傳染?。┱?6.09%,血液系統疾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缺血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占11.27%,其他占4.69%。具體疾病的細胞形態學特征及所占復檢人數比例,具體見表1。

2.2 常見傳染病中患兒異型淋巴細胞比值

流行性感冒患兒異型淋巴細胞陽性率為6.10%,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兒異型淋巴細胞陽性率為7.04%,肺炎支原體患兒異型淋巴細胞陽性率為4.23%,均以 Ⅰ、Ⅱ 型為主。手足口病患兒異型淋巴細胞陽性率為3.29%。見表2。

3 討論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時觀察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的形態與數量有無改變。特別是白細胞形態的改變,主要為淋巴細胞的三種異型及中性粒細胞毒性改變等[8]?;純喝舫霈F不明原因的出血、貧血、黃疸、發熱和不易控制的癥狀,臨床上應做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通過細胞形態變化來排除與明確診斷某些疾病。

研究發現,感染性疾病患兒血細胞數量及形狀多為異常,病毒性感染患兒的M%、L%均有所升高,并發現有幼稚粒細胞與異型淋巴細胞,細菌性疾病患兒的白細胞數量增多、核左移與發現有幼稚粒細胞。腹瀉及病程較長的消化道疾病患兒多有輕度RBC改變(主要為大小不均)。導致患兒需要復檢的按檢出例數由低到高排列依次為:巨大PLT、原始細胞、有核RBC、PLT聚集、異型淋巴細胞、未成熟粒細胞。由表1可見,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占44.60%)以中性粒細胞大小不均、杜勒氏小體、空泡變性、中毒顆粒變性為主的中性粒細胞毒性改變,提示有重度細菌感染?;純合韵到y疾病以腹瀉為主,占到18.62%,患兒因生長發育迅速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性RBC形態改變,L%相對升高。

研究還發現,當患兒發生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多增大,且發生核左移,且核左移越重顯示感染程度越重。當患兒感染嚴重時,發生嚴重核左移,如白血病患兒,有白血病細胞且核左移嚴重。同時,患兒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發生核右移,且中性粒細胞胞漿中有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空泡形成,有大小不一的紫黑色顆粒出現,中性粒細胞胞體腫大退行性改變。

通過顯微鏡觀察,淋巴細胞在患兒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時,出現組織或漿細胞樣改變,幼稚單核。且紅細胞體積變化與貧血類型相關,巨幼細胞性貧血為大細胞,地中海貧血或缺鐵性貧血為小細胞,且缺鐵性貧血患兒的紅細胞形態改變,表現為紅細胞中央染色區擴大明顯,形態大小不一[9-11]。該研究中患兒的貧血為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占11.27%),紅細胞體積較小。血液寄生蟲可通過血液細胞形態學檢查來進行明確診斷,陽性顯示有寄生蟲,該研究中,所有患兒中并沒有發現陽性病例。由表2可知,手足口病患兒異型淋巴細胞陽性率為3.29%, 以Ⅰ型異型淋巴細胞為主, 因此需要重視異型淋巴細胞形態單一且數量少的情況。其余傳染病均以Ⅰ、Ⅱ 型為主,Ⅰ、Ⅱ 型異型淋巴細胞核可呈圓形、 橢圓形、 不規則形的異常形態,增強細胞結構復雜性,導致自動化血細胞分析儀誤判為單核細胞,因此應引起重視。

該研究進行復檢的患兒均參照復檢標準,由全自動分析儀檢測后有警示標志的,這減少了臨床檢驗工作的工作量。但全自動分析儀對傳染性疾病導致的白細胞幼稚細胞、有核RBC、異型淋巴細胞等識別能力差。

總之,患兒血液細胞形態和數量的改變均可提示不同疾病。對復檢標本進行認真的顯微鏡形態學檢查,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漏診、誤診的幾率,在兒科疾病診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能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芹.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在兒科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2):756.

[2] 陳艷.血細胞形態學檢查對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6): 900-901.

[3] Sarawut Saichanma,Sucha Chulsomlee,Nonthaya Thangrua,et al. The observation report of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Thailand teenager by using data mining technique[J].Advances in hematology,2014,20(14):93.

[4] Zini G,d′Onofrio G,Briggs C . ICSH recommend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diagnostic value,and quantitation of schistocytes[J].Int J Lab Hematol,2012,34(2):107-116.

[5] 石紅梅.淺談血細胞形態在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性[J]. 實用檢驗醫師雜志,2012,4(4):256-258.

[6] 胡亞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8-280.

[7] Eric M Strohm,Elizabeth S L Berndl,Michael C Kolios.Probing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using high-frequency photoacoustics[J].Biophysical journal,2013,105(1):59-67.

[8] 葉巧國.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查結果分析與臨床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2,9(4):433-434.

[9] Erin M Miller,Robert B Hinton.A pediatric approach to family his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is,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3,61(1):187-205.

[10] 賈紅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與貧血性疾病骨髓及血細胞形態學比較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1):61-63,69.

第3篇

1 原因探討

從表層現象來看,導致兒科停診原因不外乎醫生缺口大和無法正常應診。缺口大的直接原因被普遍歸結為:兒科崗位累、煩、危、窮。這也是目前醫療現狀的縮影。2012年中國衛生年鑒顯示:全國每千名兒童只有0.43位醫生,同期美國的數字是1.46。我國兒科醫生缺口達200 000之多,而我國醫學院校每年培養的兒科醫生僅僅1 800人。也就是說中國要滿足這個缺口需要醫學院校以這樣的規模連續培養培養111年。如果以目前的培養條件,加上醫生的自然更替,這是個無法彌補的缺口。相信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地這個缺口會更大。那么,深層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大概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主觀方面的原因和客觀方面的原因;醫方和患方的原因;院校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原因;制度安排的錯位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

1.1 主觀方面的原因

基于兒科醫生勞動強度大,職業風險高,收入低,人格和安全無法保障,許多學生及家長潛意識里認為:我們需要醫學,但我們拒絕學醫;即使選擇醫科也會首先把兒科排除在外。進入研究生教育階段的醫學生都經過了本科的見習和實習階段,對兒科醫生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的了解也是他們主動擯棄了獻身兒科醫學事業的決心和愿望。

1.2 客觀方面的原因

隨著我國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醫學、醫療的市場化和國家在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相對不足,加上經濟發展的平衡導致醫患矛盾突出。前幾年對兒科專業的合并或取締,客觀上也造成了學校培養的專業兒科醫生明顯減少,選擇兒科專業的醫學生也相應減少。

醫院和患者的原因。醫院在目前體制下,實行的是差額補償制度。因此創收成為多數公立、非公立醫院的內在動力。收入的多少與工資福利掛鉤而非工作量,或者說是高質量的專業服務提供的多少。因此管理者按照醫療服務為主要考評指標和分配依據的動力不足,造成兒科醫生地位低下,不受重視;兒科的軟硬件投入不足?;純杭凹议L由于對患兒的倍加關注,不僅僅是對醫療服務本身的質量苛求無以復加,而且對醫療服務的過程體驗也吹毛求疵一“我花錢了,你就要給我看好,給我好好看”。一個醫療過程的完成往往需要走遍數家醫院之后才有可能最終完成。對待醫生的態度易于表現出苛責、鄙視甚至敵視、仇視。對待這樣一個被戲稱為“啞科”的專業,一腳醫院,一腳法院,令兒科醫生身心俱疲。

制度安排的錯位。中國的公立醫院,并不總是扮演者公益的角色。而私立醫院逐利需求是資本的必然屬性。因此二元化的設計,致使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某種程度上打了折扣。打了折扣的服務絕對不是患者想要付費購買的服務或商品。同時商品化的醫療也已經遠遠背離了醫療本身的內涵。

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地區間醫療服務質量出現差異,而制度上承認地區和不同級別醫院間醫療質量的差異川導致有條件的患者不惜長途跋涉聚集到中心城市的規模醫院,以至于一床難求,規模醫院層出不窮,醫療不息,擴張不止。醫療的外圍成本成倍增加,一旦醫療結果與預期有出入,醫院、醫生必然成為矛盾的直接相對方和社會的焦點。同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直接導致優質醫療人才和資源的下沉難以實現。這種單項流動在未來可能還要在某種程度上持續下去。

院校教育和繼續教育。中國的院校教育關注的是學歷教育和科研成果,其產出的是半成品,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積累僅僅占了日后工作需求的1000,其余90%都需要繼續教育完成。就是這些半成品畢業后經過考試就成為了合格執業醫生。執業醫師考試是資格考試,但是它無法保證這些從業者能夠提供均質的醫療服務,而且隨著執業年限的延長這種差異在不同地區和醫院間將進一步擴大。彌補或者能夠糾正這一缺憾的措施之一是繼續教育。但是繼續教育的主體前些年始終是個體或者個人行為。提供繼續教育的單位或學會、協會也沒有可信的統一的評價、考核、管理標準。因此現有的醫學教育從根本上講沒有提供工業化時代公眾所要求的均質化的醫療產品服務。遍觀全國各個培訓基地的落實情況不難發現很多學員的動力不足,壓力不大,目標不明確,成績不高。基地流于形式,形式化、機械化,簡單化、片段化。

2 對策

公民教育。包括政府、政策制定、宣傳、執行者、新聞媒體、民眾全方位形成合力,倡導尊醫重教的氛圍。使全體民眾確實認識到:a.醫學是崇高的事業,關乎個體、民眾、民族、國家的發展。醫學既是社會科學也是自然學科,符合一般自然科學的規律,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醫學是發展的科學,現階段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醫學服務有別于其他的商品和服務,這體現在醫療過程需要多方共同參與,服務的本質在于過程而非確定的結果。b.醫務工作是高尚的職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務人員是為此付出終生的群體。C.加強生命認知的人文教育,關愛、敬畏生命。多渠道,全方位,多層次,分階段做好醫學人文科普和對生命的認知、尊重和敬畏。a.教育民眾如何成為一個優雅的患者,文明、規范就醫、正確處理醫療糾紛。

切實提高醫務工作者的待遇和收入,使其能安心、快樂、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醫療工作中,尤其要向那些累、煩、危、窮的崗位傾斜。這就要求衛生行政部門、財政部門、教育部門等相關機構和衛生機構、用人單位從政策制定、宣傳、落實等方面做好工作,切實引導有志于醫學事業的人員積極主動學醫、從醫、愛醫、尊醫。

對緊缺專業在院校學歷教育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單設院系,擴大招生規模,寬進嚴出,確保質量。加強醫務人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既要注重專業素質的培養、考核和動態管理,又要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教育和提高、考評。以嚴格、合理的制度、標準,全程、動態管人。要平衡發展經濟,進一步做好社會保障事業,加大政府的醫療投入。

第4篇

關鍵詞:真實;課堂教學;口算;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1B-0035-01

實真課堂是真實、常態、有活力的生態課堂,課堂中充滿生機和活力,師生互動真實自然。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口算是毛算和估算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四則混合運算和計算能力的重要方法,準確的計算能力往往是從學生的口算練習開始培養,口算能力越強,學生的計算準確率越高。

一、掌握口算的算理,培養學生口算的興趣

在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習中,涉及到乘除表的計算,在這個階段有很多的學生會在進位加、退位減的計算(一年級的知識)中出現很多的錯誤。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在真實的課堂學習環境中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在實真課堂學習背景下,打造實真課堂,提高學生的口算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不僅能起到復習鞏固舊知識的作用,還為學生進行數學高段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實真課堂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從主觀上樂于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提高學生口算能力,掌握并準確理解算理是前提,即學生掌握正確的算法,逐漸簡化思維過程,形成口算技巧。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沒有理解建立算法模式致口算存在障礙,不知道如何進行口算,嚴重挫敗了學生口算的積極性,有的學生一遇到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口算練習的時候就緊張,嚴重影響了學生口算的主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口算方法的傳授,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增強學生口算的自信心。在學生進行進位加和退位減的口算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通過熟記“湊十法”和“破十法”的組合歌謠深化學生對算法構建模式的理解,從而提高口算的興趣。

二、多措并舉提高學生口算能力

(一)組織競賽活動訓練學生口算能力

組織課堂競賽活動不僅能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能運用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口算的能力,平時教師在新授學生計算技能后,可以就一項知識內容進行口算的比賽,當學生掌握了多種計算方法后,就可以組織混合競賽口算。例如,學生在學習《表內乘法》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表內乘法運算的口算比賽,以教師出題目,學生搶答的方式進行,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計分,先舉手即獲得答題權。又如,當學生將二年級所有的計算知識學完后,教師組織比賽,小組合作,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得出口算的結果,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組內之間合作意識的培養,使組間形成良性競爭。

(二)組織游戲激發學生口算的潛能

教師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學生實施口算能力的提升,能激發學生口算的巨大潛能。例如,教師組織“乘法口算”的游戲,即教師預先準備帶有數字的磁卡,發給每位學生,當教師在黑板上出題目時,黑板是背向學生的,開始口算時,教師就會讓黑板有題目的一面面向學生,如:“3×5=?”,手中有“15”的學生就要快速地跑到黑板面前將這個結果貼上去。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口算興趣的激發,對學生視算和心算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巧用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一)巧用個位檢查提高口算結果的正確性

口算能力的提高不僅表現在口算的速度上,還要體現在結果的正確性上,如果學生的口算速度都很快,但是出錯率非常高,不能說明學生的口算能力高,速度和質量都是口算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必要的檢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個位檢查即只檢查個位是否算正確,對于海量的口算題目而言,這種方法的運用能提高檢查效率。例如,“36+11+14”的結果中個位一定是“1”,而“56-18-16”的結果中個位一定是“2”。這種方法簡單易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湊整法”進行口算結果的檢查,尤其是對比較復雜的混合運算,提高學生審題和檢查的能力是保障結果正確性的有效環節。

(二)同學互算、速算提高口算能力

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學生可以以同桌為單位進行同一題目的口算,使速度和正確性兩個方面的口算能力得到提升。這種口算技巧的學習可以在課前、課間等時段進行,幾分鐘內就能完成,通常以口算卡上的題目作為學生訓練的對象,不僅能提高口算技能,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競爭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進步。

綜上所述,提高二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關鍵是需要學生熟記并掌握,并在教學中師生要形成有效的互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除了以上方法,教師還要和學生家長達成共識,即學生的口算訓練不能僅僅局限在學校里、課堂上,還要延續到家庭中,家庭學習氛圍的營造對學生口算技能的提升具有推動作用,要求家長配合教師發現學生計算中出現的薄弱部分,并與教師及時溝通,調整學生作業方案,幫助學生提高口算技能。

參考文獻:

第5篇

[摘 要]“真學課堂”包括真教、真學、互動三個方面,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想法變為行為,將知識與技能、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分享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互助學習 真學課堂 真教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1-077

何為“真學課堂”?“真學課堂”就是教師真教、學生真學的課堂。怎樣的課堂才是“真學課堂”呢?筆者認為: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思考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的課堂,才是“真學課堂”。下面本人就《這兒真好》一課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真學課堂”——真教

真教,就是教師的講授不做假,有針對性、啟發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突出一個“實”字,該講的就講,不該講的不講,不做花架子。

課文《這兒真好》的第一自然段講述了住在荒島上的小熊很孤單。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荒島離他們的生活很遠,“孤單”這個詞也很抽象。在教學這部分時,本著先學后教的教學原則,針對一年級的學情,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師:請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們讀明白了什么。

(學生能基本上說出小熊住在荒島上。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荒島”一詞。)

師:荒島是怎樣的?

(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說出自己心目中的荒島的樣子。)

師:(出示荒島圖片)小熊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孤零零的)誰能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

(學生練讀之后,教師進行適度的評價。)

師:在讀這段話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象剛才的圖畫。(教師范讀并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

這樣由詞到句,由直觀到抽象,由讀到悟,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真正學會讀書,知道怎樣才能把書讀透,達到了“真教”的目的。

二、“真學課堂”——真學

真學,就是學生真思、真練、真會。課標指出:要設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充分施展和表現才能的舞臺。

第二部分寫云兒提醒小熊種樹。這部分內容是課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這短短的一句話,卻蘊藏著諸多的生發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師:小熊明白什么?(小熊明白只有種樹,才能找到朋友。)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出示課件:“小熊明白了……”(指名讀)

師:請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細細地想,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小熊在島上種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教師相機出示小熊種樹的圖片,引導學生看圖想象說話。

師:小熊從什么時候開始種樹?(清晨天剛蒙蒙亮、中午炎炎烈日下、下午太陽落山了)還看到了什么?(小熊種樹種得滿頭大汗。)

師:是啊,小熊每天都這樣,天沒亮就下地種樹,太陽落山了還不肯休息,晴朗的天氣是這樣,陰雨天也是這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小熊種樹種得怎樣?(很辛苦)你們能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嗎?(指名讀、齊讀)

師:小熊為什么這么努力地種樹?(“它相信……”)

通過情境的創設、教師語言的渲染,學生對“種呀種”理解得更透徹,對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得更深。這時讓學生再讀課文,學生會更入情入境,在朗讀中放飛想象。

三、“真學課堂”——互助

互助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培養合作和協作意識,在合作中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學會分享,學會切磋,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

在學完上例之后,教師讓學生小組討論“這兒好在哪里”,然后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參加班級交流。

生1:這兒山清水秀,空氣清新。

生2:這兒有花有草,氣候宜人。

生3:這兒漫山遍野,綠葉成陰,鳥語花香,真是人間仙境啊!

學生的思緒像打開閘門的潮水源源不斷,達到了最佳的學習狀態。學生讀著讀著,眼前不知不覺就出現了許多畫面。于是,我對課程進行整合,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進行拓展延伸。我設計了這樣兩道開放性的作業題。

1.畫一畫,把你心中的小島畫下來。

2.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編一編、演一演這個課本劇。

這項作業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開放性。尤其是第二道題,學生自主選擇搭檔,自編、自導、自演,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個性得到了張揚。

第6篇

引入診療模塊的概念

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醫院建筑要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和可持續發展性,該方案引入診療模塊的概念,使分期建設具有非常靈活的可操作性。

平面布局中由兩條軸線分成的4個診療模塊相對獨立又彼此緊密聯系,根據醫院管理的總體發展規劃要求,一期建設5層門診樓的4個診療模塊,滿足200床的使用要求;二期建設17層的外科住院樓,滿足500床的使用要求,屋頂設置停機坪,同時將門診樓的病房模塊置換為辦公模塊;遠期建設13層的內科住院樓,最終形成1000床的住院規模。

診療模塊內部形成庭院空間

通過建筑的架空處理和連廊穿插,形成各具特色的開敞式庭院,與不同層面的屋頂花園相呼應,塑造了立體化、多層面的綠化空間。在診療模塊之間,診療模塊內部形成了形式多樣、內外滲透的庭院空間。

縱向交通主軸運用“共享大廳”

門診醫技樓以門診大廳為中心,以兩條交通軸為紐帶,以門診、急診、醫技、辦公等為診療模塊共同組成一個功能齊全、聯系便捷、空間豐富的醫院建筑。

寬敞的醫院街與室內交通軸貫穿整個建筑,將各個模塊串聯起來,既方便患者到達,也極大地方便了醫護之間的聯系??v向交通主軸運用“共享大廳”概念(貫通地上5層和地下1層,設回廊及天橋),改變了傳統醫院擁擠、狹窄、低矮與嘈雜現象,換之以寬松、開闊、高大、明亮的大廳,使人們的就醫過程變得更加便捷和舒適。

采用“醫療港”的設計理念

門診空間設計采用了“醫療港”的設計理念,由交通主軸聯系各個獨立的門診單元模塊,門診單元前區都有一個類似候機區的候診區,人流通過交通主軸到達各科室候診區,路線清晰明確,距離較短。這種候診方式為就診者提供了一個舒適、充滿陽光的候診環境,同時也為醫生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工作空間。

第7篇

【關鍵詞】 血細胞形態學檢驗

血細胞形態學檢查是血常規檢驗的重要內容,也是檢驗醫學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當今,自動化的血液分析儀在我國相當普及。大大提高了臨床檢驗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檢驗的精密度和準確性。但是,他們畢竟不是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細胞的內部結構,如核的形狀、染色質的粗細、有無核仁、胞漿著色性、漿內顆粒性質有無內含物等,這些區分和鑒定異常細胞的重要指標儀器是無法提供的。血液細胞形態學檢驗對兒科疾病的診斷更為重要。

血液細胞形態學檢驗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包括粒細胞和淋巴細胞)、血小板及其他異常細胞形態學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當機體發生疾病時細胞在數量和形態上均發生一定的變化,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并濫用,當機體發生疾病時,細胞在數量上往往變化不顯著,形態學檢驗能反映疾病的變化情況不可忽視。

1 中性粒細胞形態學改變的臨床意義

1.1 核左移:指桿狀核以上粒細胞增多。在機體發生感染時,感染越重核左移越重。白血病時嚴重核左移并有白血病細胞。

1.2 核右移:指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當機體嚴重感染或機體抵抗力嚴重不足,白細胞減少時,易發生核右移。

1.3 中毒顆粒及空泡形成:機體嚴重感染時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出現的大小不均的粗大紫黑色顆粒,并有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空泡形成。感染越重,中毒顆粒及空泡愈多愈大。

1.4 細胞體腫大退行性改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長期慢性感染或嚴重感染時出現胞體腫大退行性改變。

2 淋巴細胞形態改變的臨床意義

2.1 異淋改變:指機體受病毒或某些細菌感染時出現的淋巴細胞幼稚單核,組織或漿細胞樣改變。通過異淋檢驗鑒定病毒感染、傳單、傳淋。

2.2 大顆粒淋巴細胞: 正常情況下,大顆粒淋巴細胞約占0.02~0.06減少機體先天免疫不足。

2.3 紅細胞形態改變的臨床意義:紅細胞形態學檢驗主要用于貧血的形態學分類。根據紅細胞形態將貧血分為:大細胞性、正細胞性、單純小細胞性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上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形態改變為紅細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區明顯擴大。

3 BPC形態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通過血小板的形態學檢驗對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癥及巨大血小板綜合征能做出初步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病例1,患兒男,全身反復紫癜1年余,當地人以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無效來我院就診。查體:體溫38.8 ℃。全身多處紫癜、牙齦出血、關節疼痛。作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提示單核細胞性白血病。后作骨髓穿刺證實為ANLLM4A。

病例2,患兒男,13歲,發燒1周。查體咽喉腫痛,頸腋淋巴結腫大,脾臟可觸及。外周血象WBC(13.0~200)×109/L。血細胞以淋巴細胞為主,其中見一型二型異型淋巴細胞占0.36。經逐步檢查排除血液性疾病,明確診斷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得以及時治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第一页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制服丝袜|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日韩av综合精品第一页 | 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不卡高清|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日韩精品黑色丝袜无码| 国内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欲色广啪 |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电影|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无码午夜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二区| 亚洲女人自慰精品久久久91|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伦理| 国产99r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日本|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日本高清|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免|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午夜视频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 精品国产的AV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探花| 日韩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区无码——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mp4| 成人国产欧美日韩系列|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Av| 五月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久久99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婆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