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1 16:58:18
序論:在您撰寫國內環境污染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環境大氣;有機污染物、監測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ods of sampling and analyzing th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he atmosphere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for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semi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n line monitoring system is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atmospheric organic contaminant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organic contaminants;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生產、服務企業對大氣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已經超過了大氣所能承受的限度,部分地區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污染物中揮發性、半揮發性和顆粒有機物等有機物污染物。本世紀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對于環境中 VOCs和SVOCs的存在、來源、分布規律、遷移轉化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VOCs和SVOCs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焦點。目前國內外針對大氣有機污染物的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吸附劑吸附-脫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
采用吸附劑吸附再用溶劑洗脫或熱解析的方式脫附后進氣相色譜分析的方式是國內外目前的主流檢測方法。
吸附劑又分為活性炭、 擔體和熱脫附管等類。目前已頒布的環境空氣中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采樣和分析方法最全的是美國EPA-TO系列的監測分析方法,在該系列標準中涵蓋了大氣中有機氯農藥、多氯聯苯、亞硝胺類、二f英以及多環芳烴的采樣及分析方法。
國際標準化組織關于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分析測定有:ISO 16017溶吸附管/熱解吸/氣相色譜儀法測定室內空氣、環境空氣和工作場所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ISO 16200-2001溶劑解吸/毛細管氣相色譜儀法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
我國早期的分析方法中大多是固體吸附劑吸附-溶劑解吸-氣相色譜法,吸附劑對空氣樣品有富集的作用,方法的檢出限比較低,測定成本低,但存在采樣時間長、吸附劑穿漏、解吸/解析效率以及二次污染等缺陷。
二、罐采樣分析法
美國 EPA 針對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匯編了標準方法體系《環境空氣中有毒有機物分析方法》(第二版,1999 年)。其中: TO-14A采用罐采樣氣相色譜法(或質譜法)測定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主要針對常見的 42 種揮發性有機物,該方法前處理采用滲透膜除水,除水時會損失部分極性化合物,同時對罐的惰性處理要求不高。TO-15 采用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其目標化合物比較多,有 97 種,此方法降低了水溶性 VOCs 的損失,可分析大多數揮發性有機物。
美國材料與測試協會(ASTM)方法D5466(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罐采樣方法)于 2007 年進行了修訂,使用范圍是環境空氣、室內空氣和工作場所。
我國2015年也了環境的罐采樣新標準《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59-2015)用內壁惰性化處理的不銹鋼罐采集環境空氣樣品,經冷阱濃縮,熱解析后,進入色譜分離,質譜檢測器檢測。采樣和分析方法上正逐步和國際先進方法接軌。
三、注射器和采樣袋采樣檢測
注射器和采樣袋采樣,采樣袋采樣多用于檢測非甲烷總烴,我國現行檢測標準是HJ/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注射器的標準為GBZ/T160.38-2007《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 烷烴類化合物》。但是該兩種方法由于精密度不高,未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檢測標準中使用。
四、在線監測
鑒于在線監測能夠實現快速分析現場空氣狀態,在線監測儀器開發成為了近年的熱點課題。1997年在美國召開的“21世紀環境實驗室”研討會上,明確提出對現場監測設備和可移動實驗室的設計與研究的迫切要求。
取樣在氣體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氣體受大氣和地理條件的影響需要在時間和空間上連續地富集,由于污染物在空氣中的濃度較低,也經常需要富集。近幾年來,在提高在線分析方法上,我國做了很多努力,將便攜式氣相色譜儀應用于現場檢測,這對于提供了實時的數據且快速地得出結果很有用。
關鍵詞:新時期;室內環境檢測;發展現狀;對策
引言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更加注重周圍環境與自身健康的關系,環保意識更加強烈。面對我國室內環境質量堪憂的嚴峻形勢,社會各界對解決室內環境污染的呼聲愈來愈高,室內環境檢測就此應運而生,隨著一些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及治理機構的出現,人們對這一新興產業的認識逐步加深,新時期我國室內環境檢測正迎來發展的大好機遇,不久將進入行業成熟期。但在關注發展的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當前我國室內環境檢測標準尚未完善,市場亟待規范,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考察與提高,只有充分認識到開展室內環境檢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有效地解決,才能保證我國室內環境檢測行業得到可持續發展,才能使人們身處的環境更加舒適和健康。
1 我國開展室內環境檢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現代人所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室內環境中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這在無形中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危害著人體健康。當前,在經濟與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催化下,諸多新興產品與工藝面世,它們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和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了室內污染問題。
室內環境的污染源復雜,污染物既可是建筑裝修材料散發的氣體或放射性物質,也可是人體本身或家用電器等產生的有害氣體,或者外界污染空氣進入室內形成的污染。面對這些無孔不入的室內環境污染,從人自身來說,要了解防治室內環境污染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也要掌握辨別方法,以便在發生污染時能夠及時發現;從處理污染源來說,建材市場等要進行規范,在國家制定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行業標準,促進良性競爭,提升材料質量;當前最重要的是大力開展室內環境檢測工作,向人們宣傳室內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性,強調室內環境檢測的必要性,并普及相關知識,從而提高人們防治室內環境污染的意識,同時督促建筑、裝修等方面工作的規范操作,不斷提升建筑裝飾材料、家用電器等的質量,從根本上促進室內環境質量改善,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創造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
2 新時期我國室內環境檢測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與檢測的認識存在誤區
當前,室內環境檢測存在誤區,主要是人們對室內污染的常識性錯誤認識導致他們對室內環境檢測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能充分理解。
許多人對房屋建成或裝修后的刺激性氣味非常敏感,例如甲醛,在使用漆料等建材時特別注重購買在宣傳上強調甲醛釋放量低或能夠有效吸收甲醛的產品,卻忽略了在室內環境中還可能存在許多無色無味的隱形殺手,例如氡,其作為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極易誘發人體癌癥發生。人們在錯誤認識的指導下,一味相信商家的宣傳,購買所謂的“環保材料”,甚至相信進口材料優于國產材料,盲目使用,跳過檢測這一步驟,忽略二次檢測,導致室內環境于無形中損害著身體健康。
另外,由于當前我國室內環境檢測市場不甚規范,檢測機構魚龍混雜,雖然人們的選擇面得到拓寬,但對室內環境檢測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對檢測機構的檢測設備和手段存疑。
2.2 室內環境檢測市場亟待規范
新時期背景下,室內環境檢測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許多人看準其發展勢頭紛紛加入到這一新興行業中,近年來,國內從事室內環境檢測的機構迅速增多。但利益當頭,難免出現問題,國內室內環境市場中出現監管不到位、質量難以保證、檢測數據失真等現象,如不及時解決,我國室內環境檢測發展易走向畸形。
2.3 檢測機構操作過程不規范,導致檢測數據失真
一些檢測機構利用群眾對室內環境污染和檢測存在的認識誤區,以及國家相關制度法規的不完善,在操作過程的細節處理上做文章,對檢測前建筑封閉時間、檢測時測試對象、檢測采集樣品等執行不規范操作,不符合相應標準,導致檢測數據失去參考價值。
2.4 檢測機構缺乏專業檢測人員或檢測人員素質偏低
在一些檢測機構中,缺乏專業的室內環境檢測人才,或者檢測人員對檢測流程不熟悉,不能按照國家規定與行業標準進行檢測,甚至存在誠信缺失的現象,向群眾進行虛假宣傳。
3 針對我國室內環境檢測發展現狀提出的對策
3.1 加強宣傳,消除認識誤區
對人們對室內環境檢測的認識誤區組織開展調查,整理匯總后,進行有針對性地宣傳,使人們認識到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種類、辨別方法,同時認識到進行室內環境檢測的重要性,從而學會甄別市場上眾多的檢測機構,了解檢測流程與手段,避開商家的虛假宣傳,獲得真實有效的檢測結果。
3.2 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室內環境檢測市場
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室內環境檢測市場監管力度,取締檢測質量不過關的檢測機構,凈化市場環境。
3.3 加強監督,規范檢測單位操作過程,確保檢測數據真實有效
采集樣品的時間、地點、方法及樣品數量等必須符合相應標準和制度,保證樣品能真實有效地反映室內環境的整體情況。檢測計劃的實施應具完整性,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精密性和可比性。
3.4 建立完善評價體系,提升檢測人員專業素養
檢測機構要聘用或培養專業檢測人才,并定期進行業務考核,建立起完善的監督評價機制,促進檢測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
4 結束語
新時期我國室內環境檢測發展應認清當前形勢,在把握機遇的同時正視問題,積極應對,不斷改善室內環境質量,為人們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義和.室內壞境檢測存在的問題及防治對策探析[J].科學之友,2010(01):16-17.
[2]鄭欣.室內環境檢測若干問題分析[J].工程經濟,2013(08):40-41.
[3]劉麗媛.室內環境空氣檢測注意事項研究[J].環境科技,2013(04):22-23.
關鍵詞:室內;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現狀;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室內環境污染也在不斷加重,并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根據監測,室內空氣污染是室外污染的5到10倍,在特殊情況下可達到100倍,其中有二十多種是致癌物。本文分析了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監測和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動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人們長期處于較封閉的室內環境中,在室內生活、工作都會產生大量的可吸入顆粒、二氧化硫、細菌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在室內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在室內不斷積累,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室內環境雖相對封閉,但也需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在開窗、開門通風時,會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機進入室內,這些污染物無法及時的排出,便會在室內不斷積累,而造成室內環境污染。
3、各種建筑材料、裝修材料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室內環境中的污染物主要來自建筑物中釋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裝飾材料中釋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揮發性有機物等有害物質,及室內的陳設品和家具等散發的大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些污染物長期存在于室內環境中,造成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二、室內環境監測主要內容
1、室內環境監測對象
要想避免室內過于嚴重的環境污染,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室內環境監測就是對整個室內空間的污染源、污染程度等進行采樣檢測與分析,從而了解身處的室內環境的質量,為室內環境的改善提供意見,主要對下面三個方面進行監測。
1.1對室內污染源的監測
通過對可能造成污染的室內污染源進行初步的調查,對特定污染源的性質進行分析,從而獲得室內環境污染情況的大致了解,然后再利用專業的檢測儀器和技術對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規模進行測試,這樣就可以準確地監測出室內環境的污染程度。對室內污染源的監測,能夠準確確定室內污染的來源,從而幫助人們從源頭上對室內污染進行控制,目前我國對室內污染源的監測非常重視,國家住建部門和衛生部都制定了相關文件和規范來對監測工作進行指導。
1.2對室內空氣質量的監測
室內環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室內空氣的質量好壞,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監測也成為了室內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對象。需要監測的項目一般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顆粒物和各種揮發性物質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好監測方案進行定期監測,采取適當的措施將各類污染物的濃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才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損害。
1.3對人為行動的監測
有的時候不光要對污染源和空氣進行監測,居住者的行為習慣也需要進行了解,諸如是否有吸煙習慣,是否經常給室內進行通風等,因為室內環境的好壞也會受到人為的影響,了解并改變人為的行動來改善室內環境也是室內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目的。
2、室內環境監測方法
2.1技術準備
開展室內環境監測前需要做好相應的人員和技術準備,這要求我們在監測設備和技術人員培養上加大力度,創新監測技術,提高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有了這些技術準備后,就可以制定比較完善的監測體系,對鎮江地區室內環境的整體狀況進行清查并獲得大體上的了解。
2.2參數確定
同一套參數不是對所有地區的室內環境都適宜的,這取決于室內環境的溫度、光照等因素,在確定監測參數前首先要對室內環境的屬性進行測定,同時不同的室內環境也要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參數范圍,同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指標。
2.3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一般分為儀器檢測法與國家標準法,兩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儀器檢測法的結果主要來自于儀器對樣本的檢測,由于空氣樣本易取得所以這種方法一般用來進行空氣質量檢測,而國家標準法則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中心去檢測,費用更高且過程更復雜,監測人員要根據情況進行合適地選擇。
2.4操作規程:采樣前室內要封閉10小時以上,監測現場要保持干凈,不能有異物影響監測結果,采樣時間一般在45分鐘左右,這一普遍采用的規程監測的結果還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3、室內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對室內環境污染認識誤區致使室內環境監測工作缺位嚴重
首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室內環境質量的監督管理有認識上的誤區,未將室內環境質量監測納入環境監測管理中,甚至沒有開展該項工作。其次,相關已頒發的法律法規存在政出多門現象,執法主體不明確、法規職責和定位模糊、權力和責任脫節,造成多個主管部門爭搶推諉的不良現象,使室內環境監測工作缺位嚴重。
3.2對室內環境污染的危害認識不夠
有些污染物在人體中作用時間很長,可能幾年都沒有表現出來,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危害不夠重視。然而室內環境污染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據統計,我國由于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達11.0萬人/年,急診人數更高達430萬人次/年。但是目前國內并未對此進行深入研討,未正確認識室內環境污染的危險因素,給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埋下隱患。
3.3室內環境治理市場監管不夠
室內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建筑裝修材料,目前雖然我國對裝飾材料的有害物質有相關的管理控制規范,但有關管理部門對建筑裝飾材料市場的監管不夠嚴格,市場上充斥著各類良莠不齊的裝飾裝修材料,致使因裝修導致的室內環境污染嚴重。
三、加強室內環境監測的策略
1、建立室內環境監管的行業機構
組建成立室內環境監管行業機構,將室內環境監測、治理等相關機構吸納進來,共同協商制定行業規范,從業資格,并對工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及時提出并解決,促進室內環境監測治理工作的有序發展。
2、進一步規范室內環境監測及治理市場
由建筑施工管理、技術質量監督、計量認證、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門聯合起來,制定統一規范的從事室內監測服務機構的準入標準,嚴把準入門檻。與室內環境監管行業機構共同制定室內環境監測人員從業資格規范,相關監測人員要持證上崗。同時對室內污染監測和治理公司進行考核,公布考核結果,并向社會推介具備相應資質能力的優秀室內環境監測機構,和誠信可靠的室內環境污染治理機構,將沒有資質、能力不足、存在惡意欺騙客戶的機構進行剔除出市場,以保護公眾的權益和安全。
3、提高室內環境監測的科技創新水平
完善室內環境監測體系,必須提高科技創新水平。首先要強化對室內環境監測技術的創新,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通過引入人才和購買先進設備來不斷提高室內環境監測的質量;其次要通過科技創新,研究新型的環保節能材料,從根源上對環境污染進行控制,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4、建立公共場所空氣質量日報制度
商場、賓館、車站等公共場所的空氣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身在其中的人們的健康。因此改變以往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無人管的問題,建立公共場所室內環境空氣日報機制,并通過公共場所LED屏及時向公眾通報,將公共場所環境質量納入環境管理軌道。
結束語
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規范環保部門的環境監測,將室內環境監測納入到常規監測體系中,同時也要加大宣傳,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危害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對室內環境的污染,給自己營造出更合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才是開展室內環境監測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棟,吳健敏,楊舉華,孔凡亭,張清磊,謝秀風,董成仁.我國室內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3,05:154-155.
論文摘要:住宅室內環境質量與人體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針對當前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的現狀,分析了造成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在裝修設計方案中,應注重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選用綠色環保的裝修材料,并控制材料用量,從而達到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的目的。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特別是居住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促進了我國住宅裝修市場的飛速發展。與此同時,由裝修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也相伴而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報告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約有30%的人患有由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病態建筑綜合癥”,出現頭痛、干咳、惡心和對氣味敏感等癥狀。目前國際上一些環保專家已把室內環境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問題。
2住宅室內環境污染現狀
室內環境污染是指室內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害物質和放射性因素的存在及其擴散而對人類身心健康和生產過程造成危害的現象。
在我國,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民事糾紛日益增多,引起了國家及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2001年12月,我國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是我國建筑和裝修工程首次涉及室內污染控制的規范,《規范》明確將氛、甲醛、氨、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VOC)作為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隨后,國家還先后制定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這些規范和標準,對從源頭上控制室內環境污染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是受制于規范、標準推廣運用的范圍,以及經濟水平等因素,當前由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仍然十分嚴重。
3住宅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很多,包括不合理的設計、不合格的裝修材料、不當的施工方法以及人們檢測室內環境質量的意識尚未形成等。因此,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裝修設計、施工和竣工檢測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污染控制。其中裝修設計是住宅裝修工程的基礎,也是對裝修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的源頭。
2009年第一季度,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成都市15戶新裝修住宅進行室內空氣中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空氣質量優秀,各項污染物含量均未超標的只有2戶,占總數的14%;室內甲醛污染超標的有9戶,占總數的60%,最高污染值為3 . 32mg/m3,超出標準限量(0. l0mg/m3)32倍;苯污染超標的只有1戶,占總數的7%,最高污染值為0 .18mg/m3,超出標準限量(0 . l lmg/m3 )0. 6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超標的有13戶,占總數的86%,最高污染值為5 . 63mg/m3,超出標準限量(0.60mg/m3)8倍。檢測顯示大部分新裝修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比較嚴重,而造成這兩種污染物超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裝修材料設計選用不合理,單一材料使用和復合材料使用量較大造成的。檢測中還發現大部分住宅密閉性較強,可開啟的窗戶較小,室內通風不良,造成了裝修產生的污染物不易擴散和稀釋。由此可以看出,裝修設計對于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具有源頭性的關鍵作用。
4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
裝修設計是指消費者或裝飾公司對住宅整體的結構、布局和材料的設計。為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裝修設計中應著重從室內通風設計和選用材料設計兩方面采取措施。
4.1室內通風設計
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新鮮空氣稀釋室內環境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方便有效的途徑之一。一般而言,新風量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室內空氣品質與氣候國際協會成員、Indoor Air期刊主編Sun-dell教授對瑞典160幢建筑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新風量越大,發生“病態建筑綜合癥”的風險越小(圖1)。
新風量是指室內補給的新鮮空氣量。新風量根據的濃度來確定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人呼出的氣體中占4%一5 %,而新風量標準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要使室內的濃度限制在0.1%,則必須保證每人每小時新風量為30m.。
為了保證室內足夠的新風量,在裝修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物通風。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形式,其中自然通風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通風效果明顯好于機械通風。因此,在裝修設計中應盡可能設計保留建筑物自然通風,對于隔墻和門窗設置上,應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效果,最好能在設計中形成“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貫通,加快空氣流動帶走污染空氣;對于一些私密性要求不高的房間,可將隔墻改作活動折疊門或設計成通透型置物架;此外,最好不要人為地阻擋室內的通風,如封閉陽臺,增加房屋隔斷等。
對于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功能性房間,由于往往沒有較好的自然通風,可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如設置排氣裝置。排氣應當直接排出室外,不能再進人室內循環。
4.2選用材料設計
裝修材料是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不合格的裝修材料更是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罪魁禍首。2007年第三季度,四川省工商局對全省部分地區經銷的強化木地板、涂料進行了質量監測,其抽查強化木地板40個批次,合格的18個批次,合格率為45 %;抽查涂料40個批次,合格的15批次,合格率僅為37 . 5 %。 2007年11月,上海市工商局對上海市流通領域膠粘劑開展了質量監測,抽查膠粘劑30批次,合格的15種,合格率僅為50 .0 %2008年8月,武漢市工商局對武漢市建筑裝飾材料專業市場中銷售的50批次的PVC排水管、板材和涂料膠水進行了專項質量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總體合格率僅為28 %。其中,板材合格率為35 %,涂料膠水合格率為30 %,而PVC排水管合格率僅為10%。
綜合全國各地對裝修材料的檢測通報,污染物含量超標和物理性能不達標是當前不合格裝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良芳不齊的建材市場,如何在裝修設計中合理選擇裝修材料,對于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4.2.1拉制材料用量原則
提倡簡潔設計,減少各種裝修材料的用量,降低污染物的累加效應,是裝修設計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一項重要措施。簡潔設計就是按照簡潔、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不設計一些華而不實,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日常生活舒適程度的裝飾項目。
裝修設計中,還應注意搭配各種裝修材料的使用量,比如地面和墻面的材料最好不要使用單一種類的材料,因為使用面積較大,如果選擇單一材料會造成室內某種有害物質超標。
4.2.2選用材料原則
裝修設計所選用的材料合理與否,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兩點:盡量減少使用可產生嚴重化學性污染的材料,如溶劑型油漆、化纖地毯、膠水、密度板等;多使用無機材料,無機材料大部分都是無害、安全的,如各種工藝玻璃、金屬、鑄鐵等。
在選用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人造板材、涂料以及膠粘劑等常用材料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對住宅裝修的要求,設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裝修材料。
(1)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如石材、陶瓷、石膏板等,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的放射性限量指標。住宅工程作為1類民用建筑,必須采用放射性指標限量為A類的裝修材料。有些天然石材的設計選擇要尤其注意,一般來講,巖漿巖中的酸人巖,如花崗巖,放射性含量較高;沉積巖中的碎屑沉積巖,如頁巖,放射性含量也比其他石材高。花崗巖和頁巖都不適宜選做住宅的裝修材料。
(2)人造板材包括膠合板、細木工板(俗稱大芯板)、纖維板、復合木地板等,是造成裝修工程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設計選用板材時,一定要選用游離甲醛含量和釋放量為E1類的板材;同時,房屋內門等最好不要選用復合材料大芯板或者九厘板來制作,盡量選擇工廠加工好的成品門。
(3)涂料主要由膠結基料、顏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一般用于內墻、頂棚、門窗、家具等物體的表面,是裝修中使用面積較大的材料。按是否使用有機溶劑分為溶劑型涂料和水性涂料。溶劑型涂料多用于木器、金屬表面的涂飾,含有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對室內環境污染較大,最好不要選用。水性涂料因其以水為稀釋劑,所以揮發性有害物質含量較少。用量較大的內墻涂料,可以采用乳膠漆這類水性涂料,而木器涂飾也建議選用水性木器漆。
(4)膠粘劑和涂料一樣,主要由膠結基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膠粘劑由于粘接后被材料覆蓋,有害氣體遲遲散發不盡,所以對室內環境的危害比涂料還大,必須嚴格選用。在保證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低毒性、低有害氣體揮發量的溶劑型膠粘劑和水性膠粘劑。住宅裝修不宜選用聚乙烯醇縮甲醛膠粘劑(107膠)。
4.3設計方案實施效果
將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原理運用于某裝飾公司的住宅裝修設計中,在該公司2009年2-5月所承接的10項住宅裝修項目中,遵循以上設計方案原理,有意識地在設計中采取了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措施。10戶業主對于該裝飾公司環境污染控制的設計方案均表示贊同,并有8戶業主在工程竣工后,按照裝飾公司的建議,聘請了專業的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機構對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除了1戶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輕微超標外,其余7戶住宅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均未超標。這一檢測結果充分說明,只要運用合理的裝修設計方案,完全有可能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物限量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論文關鍵詞: 住宅裝修 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設計方案
Abstract: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re closely relat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t forward in the decoration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sidential ventilation design reasonable, choose green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control the material usage, thus to control and reduce indoor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design
中圖分類號:X5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特別是居住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促進了我國住宅裝修市場的飛速發展。與此同時,由裝修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也相伴而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報告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約有30%的人患有由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病態建筑綜合癥”,出現頭痛、干咳、惡心和對氣味敏感等癥狀。目前國際上一些環保專家已把室內環境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問題。
2住宅室內環境污染現狀
室內環境污染是指室內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害物質和放射性因素的存在及其擴散而對人類身心健康和生產過程造成危害的現象。
在我國,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民事糾紛日益增多,引起了國家及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2001年12月,我國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是我國建筑和裝修工程首次涉及室內污染控制的規范,《規范》明確將氛、甲醛、氨、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VOC)作為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隨后,國家還先后制定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這些規范和標準,對從源頭上控制室內環境污染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是受制于規范、標準推廣運用的范圍,以及經濟水平等因素,當前由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仍然十分嚴重。
3住宅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很多,包括不合理的設計、不合格的裝修材料、不當的施工方法以及人們檢測室內環境質量的意識尚未形成等。因此,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裝修設計、施工和竣工檢測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污染控制。其中裝修設計是住宅裝修工程的基礎,也是對裝修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的源頭。
4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
裝修設計是指消費者或裝飾公司對住宅整體的結構、布局和材料的設計。為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裝修設計中應著重從室內通風設計和選用材料設計兩方面采取措施。
4.1室內通風設計
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新鮮空氣稀釋室內環境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方便有效的途徑之一。一般而言,新風量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風量是指室內補給的新鮮空氣量。新風量根據的濃度來確定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人呼出的氣體中占4%一5 %,而新風量標準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要使室內的濃度限制在0.1%,則必須保證每人每小時新風量為30m.。
為了保證室內足夠的新風量,在裝修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物通風。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形式,其中自然通風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通風效果明顯好于機械通風。因此,在裝修設計中應盡可能設計保留建筑物自然通風,對于隔墻和門窗設置上,應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效果,最好能在設計中形成“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貫通,加快空氣流動帶走污染空氣;對于一些私密性要求不高的房間,可將隔墻改作活動折疊門或設計成通透型置物架;此外,最好不要人為地阻擋室內的通風,如封閉陽臺,增加房屋隔斷等。
對于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功能性房間,由于往往沒有較好的自然通風,可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如設置排氣裝置。排氣應當直接排出室外,不能再進人室內循環。
4.2選用材料設計
裝修材料是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不合格的裝修材料更是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罪魁禍首。綜合全國各地對裝修材料的檢測通報,污染物含量超標和物理性能不達標是當前不合格裝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良芳不齊的建材市場,如何在裝修設計中合理選擇裝修材料,對于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4.2.1拉制材料用量原則
提倡簡潔設計,減少各種裝修材料的用量,降低污染物的累加效應,是裝修設計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一項重要措施。簡潔設計就是按照簡潔、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不設計一些華而不實,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日常生活舒適程度的裝飾項目。
裝修設計中,還應注意搭配各種裝修材料的使用量,比如地面和墻面的材料最好不要使用單一種類的材料,因為使用面積較大,如果選擇單一材料會造成室內某種有害物質超標。
4.2.2選用材料原則
裝修設計所選用的材料合理與否,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兩點:盡量減少使用可產生嚴重化學性污染的材料,如溶劑型油漆、化纖地毯、膠水、密度板等;多使用無機材料,無機材料大部分都是無害、安全的,如各種工藝玻璃、金屬、鑄鐵等。
在選用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人造板材、涂料以及膠粘劑等常用材料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對住宅裝修的要求,設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裝修材料。
(1)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如石材、陶瓷、石膏板等,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的放射性限量指標。住宅工程作為1類民用建筑,必須采用放射性指標限量為A類的裝修材料。有些天然石材的設計選擇要尤其注意,一般來講,巖漿巖中的酸人巖,如花崗巖,放射性含量較高;沉積巖中的碎屑沉積巖,如頁巖,放射性含量也比其他石材高?;◢弾r和頁巖都不適宜選做住宅的裝修材料。
(2)人造板材包括膠合板、細木工板(俗稱大芯板)、纖維板、復合木地板等,是造成裝修工程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設計選用板材時,一定要選用游離甲醛含量和釋放量為E1類的板材;同時,房屋內門等最好不要選用復合材料大芯板或者九厘板來制作,盡量選擇工廠加工好的成品門。
(3)涂料主要由膠結基料、顏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一般用于內墻、頂棚、門窗、家具等物體的表面,是裝修中使用面積較大的材料。按是否使用有機溶劑分為溶劑型涂料和水性涂料。溶劑型涂料多用于木器、金屬表面的涂飾,含有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對室內環境污染較大,最好不要選用。水性涂料因其以水為稀釋劑,所以揮發性有害物質含量較少。用量較大的內墻涂料,可以采用乳膠漆這類水性涂料,而木器涂飾也建議選用水性木器漆。
(4)膠粘劑和涂料一樣,主要由膠結基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膠粘劑由于粘接后被材料覆蓋,有害氣體遲遲散發不盡,所以對室內環境的危害比涂料還大,必須嚴格選用。在保證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低毒性、低有害氣體揮發量的溶劑型膠粘劑和水性膠粘劑。住宅裝修不宜選用聚乙烯醇縮甲醛膠粘劑(107膠)。
4.3設計方案實施效果
將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原理運用于某裝飾公司的住宅裝修設計中,在該公司2011年2-5月所承接的10項住宅裝修項目中,遵循以上設計方案原理,有意識地在設計中采取了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措施。10戶業主對于該裝飾公司環境污染控制的設計方案均表示贊同,并有8戶業主在工程竣工后,按照裝飾公司的建議,聘請了專業的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機構對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除了1戶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輕微超標外,其余7戶住宅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均未超標。這一檢測結果充分說明,只要運用合理的裝修設計方案,完全有可能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物限量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關鍵詞]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檢測
我國關注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的工作重點是農村,開展以燃煤為主要污染源的室內空氣污染研究,大大降低了人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由家裝、家具及日化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在城市,20世紀90 年代起,以裝飾裝修為主要污染源的室內環境污染事例在逐年上升中。
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每年因室內空氣污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32億美元。另據國際有關組織調查統計,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存在有害健康的室內空氣。這些有害氣體已經引起全球性的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的增加。室內環境污染已經列入對公眾健 康危害最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人們在經歷了“煤煙型污染” 和“光化學污染”后,正進入以“室內空氣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
人類生存離不開空氣,人的一生約8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特別是老、弱、病、殘、幼、孕等體弱者在室內活動時間更長,室內環境質量的好壞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室內環境的監測與治理,對保證人民的健康,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十分重要。尤其象我國這樣人口眾多,而醫療保健水平又跟不上的國家,加強室內環境監測,維持一個綠色的居住、辦公場所,讓廣大人民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顯得尤為重要。
室內環境檢測的目的是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室內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并為室內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內環境規劃、室內環境評價等提供科學依據。因此加強對室內環境檢測力度十分必要:
(1)目前,通常不少工程工期很緊,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室內污染物進行揮發排放。就是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真正做到在檢測驗收前讓室內進行有效地通風換氣,甚至有的工程根本沒進行驗收就已開始使用。若檢測這樣的工程,環境質量肯定不合格,但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措施來治理和改善這種狀況,只能采用通風換氣改善室內環境。因此,工程竣工后,不要急于檢測、入住,一定要給工程留下必要的時間讓其“自我恢復、調整”,以達到較好狀態;
(2)建設方則應端正對室內環境檢測的態度。有的開發商為了檢測合格,竟然與相關合作單位僅對有“代表性”的幾個房間進行檢測,雖然檢測結果合格,但實際上整體狀況很差。
環境檢測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室內環境質量標準,評價室內環境質量;
2)根據污染物的濃度分布、發展趨勢、速度,追蹤污染源,為實施室內環境檢測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學依據;
3)根據檢測資料,為研究室內環境容量,實施總量控制、預測、預報室內環境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4)為制定、修訂室內環境標準、室內環境法律和法規提供科學的依據。
由于受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環境監測隊伍的監測技術設備還比較落后,自動化程度比較低,除了一些大中城市環境監測技術設備水平較高以外,全國絕大多數監測站的監測設備和手段都比較落后。因此,許多地方仍然是以人工現場采樣、實驗室儀器分析為主要手段進行室內環境污染檢測,這樣使得檢測的效率太低,成本也較高,不容易推廣普及,一般居民享受不了這樣的高成本服務。
隨著檢測和治理市場的急劇增加,目前正在全國各地興起了投資室內空氣治理檢測業務的熱潮。國內大部分省市都涌現出一批專業的室內空氣檢測和治理公司。他們為廣大居民提供有針對性室內空氣檢測和治理方面的咨詢、服務。
通過以上對室內環境污染來源的分析,可以看到室內環境污染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隨著人們對環境污染的關注加強,國家相繼推出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等國家標準,在設計、材料、施工、檢測以及限量等多個方面作了要求。
現階段,我國對室內環境污染的檢測主要依據于以下兩個:
(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根據工程常見污染物的種類提出室內環境質量驗收時,空氣中的氡、甲醛、氨、苯、TVOC等均應符合限量要求,明確規定了室內環境質量驗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嚴禁投入使用。它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項目為5項,分別是甲醛、氨、氡、苯、TVOC(VOCS) 。除空氣中的氡濃度以外的檢測結果均以室內檢測濃度值與室外上風日處檢測濃度值的差值表示。用來控制該工程所引起的室內環境污染,并對工程設計、所用材料作了相關要求。
(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 2002。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臭氧等19個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放射性項目提出了質量標準。它適用于住宅和辦公建筑物,檢測項目有近20項。結果評價根據不同的檢測對象分別以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或1h平均值等表示。
目前按照國家標準.主要檢測室內污染物質危害共n項指標。分成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放射性等4大類型。其中.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濃度限量見表1 。
為了防止家庭和寫字樓室內空氣中由于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制定裝修設計方案。特別是房間的地面材料,最好不要大面積使用同一種材料,并合理計算控制房間里大芯板等人造木板的使用量。
(2)科學選擇施工工藝。正確選擇墻體封閉材料,油漆最好選用漆膜比較厚、封閉性好的。
(3)嚴格執行國家《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控制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
(4)注意室內有害氣體的檢測和凈化。有條件的應該盡量讓室內通風一段時間后入住。使室內有害氣體盡量釋放;特別是有老人、兒童和過敏性體質人群的家庭,一定要嚴格控制室內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含量。
(5)對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的檢測。新裝修的房子不要急于入住,應該先找室內環境檢測部門進行檢測,聽取專家的意見,選擇合適的入住時間。要選擇正規的檢測單位.注意看是不是用國家標準的檢測方法和檢測儀器.是否是自己擁有專門的實驗室等。只有這樣的檢測部門檢測的數據有可靠的保證,不致于造成誤導。
總之,常見的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多為有害的環境污染物.會在不同程度上對人體造成傷害,且多為器質性或病理性的傷害。但是,不少人往往忽視了對這方面的注意,無意地患上了“不良建筑物綜合癥”。殊不知,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由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引起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已經逐漸成為國內乃至國外的研究熱點。
【關鍵詞】住宅;裝修設計;室內環境;污染;控制
一、住宅環境質量概述
住宅室內環境質量與人體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針對當前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的現狀,應注重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選用綠色環保的裝修材料,并控制材料用量。室內環境污染是指室內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害物質和放射性因素的存在及其擴散而對人類身心健康和生產過程造成危害的現象。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我國住宅裝修市場的發展。與此同時,由裝修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也相即而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報告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約有30%的人患有由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病態建筑綜合癥”,出現頭痛、干咳、惡心和對氣味敏感等癥狀。目前國際上一些環保專家已把室內環境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問題。
二、住宅室內環境污染現狀
在我國,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民事糾紛日益增多,引起了國家及有關部委的重視。2001年12月,我國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這是我國建筑和裝修工程首次涉及室內污染控制的規范,《規范》明確將氛、甲醛、氨、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作為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隨后,國家還先后制定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這些規范和標準,對從源頭上控制室內環境污染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是受制于規范、標準推廣運用的范圍,以及經濟水平等因素,當前由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仍然十分嚴重。
三、住宅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很多,包括不合理的設計、不合格的裝修材料、不當的施工方法以及人們檢測室內環境質量的意識尚未形成等。因此,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裝修設計、施工和竣工檢測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污染控制。其中裝修設計是住宅裝修工程的基礎,也是對裝修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的源頭。
經統計,環境監測中心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新裝修住宅進行室內空氣中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檢測顯示大部分新裝修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比較嚴重,而造成這兩種污染物超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裝修材料設計選用不合理,單一材料使用和復合材料使用量較大造成的。
四、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
裝修設計是指消費者或裝飾公司對住宅整體的結構、布局和材料的設計。為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裝修設計中應著重從室內通風設計和選用材料設計兩方面采取措施。
1.室內通風設計
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新鮮空氣稀釋室內環境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方便有效的途徑之一。一般而言,新風量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風量是指室內補給的新鮮空氣量。新風量根據的濃度來確定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人呼出的氣體中占4%一5%,而新風量標準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要使室內的濃度限制在0.1%,則必須保證每人每小時新風量為30m。
為了保證室內足夠的新風量,在裝修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物通風。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形式,其中自然通風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通風效果明顯好于機械通風。因此,在裝修設計中應盡可能設計保留建筑物自然通風,對于隔墻和門窗設置上,應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效果,最好能在設計中形成“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貫通,加快空氣流動帶走污染空氣;對于一些私密性要求不高的房間,可將隔墻改作活動折疊門或設計成通透型置物架;此外,最好不要人為地阻擋室內的通風,如封閉陽臺,增加房屋隔斷等。對于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功能性房間,由于往往沒有較好的自然通風,可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如設置排氣裝置。排氣應當直接排出室外,不能再進人室內循環。
2.選用材料設計
裝修材料是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不合格的裝修材料更是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罪魁禍首。綜合全國各地對裝修材料的檢測通報,污染物含量超標和物理性能不達標是當前不合格裝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良莠不齊的建材市場,如何在裝修設計中合理選擇裝修材料,對于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就顯得尤為重要。提倡簡潔設計,減少各種裝修材料的用量,降低污染物的累加效應,是裝修設計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一項重要措施。簡潔設計就是按照簡潔、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不設計一些華而不實,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日常生活舒適程度的裝飾項目。
裝修設計中,還應注意搭配各種裝修材料的使用量,裝修設計所選用的材料合理與否,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兩點:盡量減少使用可產生嚴重化學性污染的材料,如溶劑型油漆、化纖地毯、膠水、密度板等;多使用無機材料,無機材料大部分都是無害、安全的,如各種工藝玻璃、金屬、鑄鐵等。在選用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人造板材、涂料以及膠粘劑等常用材料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對住宅裝修的要求,設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裝修材料。
(1)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如石材、陶瓷、石膏板等,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的放射性限量指標。住宅工程作為Ⅰ類民用建筑,必須采用放射性指標限量為A類的裝修材料。有些天然石材的設計選擇要尤其注意,一般來講,巖漿巖中的酸人巖,如花崗巖,放射性含量較高;沉積巖中的碎屑沉積巖,如頁巖,放射性含量也比其他石材高?;◢弾r和頁巖都不適宜選做住宅的裝修材料。
(2)人造板材包括膠合板、細木工板、纖維板、復合木地板等,是造成裝修工程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設計選用板材時,一定要選用游離甲醛含量和釋放量為E1類的板材;同時,房屋內門等最好不要選用復合材料大芯板或者九厘板來制作,盡量選擇工廠加工好的成品門。
(3)涂料主要由膠結基料、顏料、填料、溶劑及各種助劑組成,一般用于內墻、頂棚、門窗、家具等物體的表面,是裝修中使用面積較大的材料。按是否使用有機溶劑分為溶劑型涂料和水性涂料。溶劑型涂料多用于木器、金屬表面的涂飾,含有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對室內環境污染較大,最好不要選用。水性涂料因其以水為稀釋劑,所以揮發性有害物質含量較少。用量較大的內墻涂料,可以采用乳膠漆這類水性涂料,而木器涂飾也建議選用水性木器漆。
(4)膠粘劑和涂料一樣,主要由膠結基料、填料、溶劑及各種助劑組成,膠粘劑由于粘接后被材料覆蓋,有害氣體遲遲散發不盡,所以對室內環境的危害比涂料還大,必須嚴格選用。在保證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低毒性、低有害氣體揮發量的溶劑型膠粘劑和水性膠粘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