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實市場的失靈遠比新古典經濟學所承認的廣泛,這就賦予了政府遠比新古典經濟學意義上的有限政府更為廣泛的職能,這也就為有為政府夯實了理論基礎。關于政府的'有為'、'無為'和'亂為'都是針對市場缺陷及其失靈而言的,因而有為政府的作用邊界是清楚的,有為政府的概念也是邏輯自洽的;同時,基于市場缺陷的彌補為有為政府確立了一個理想目標,而現實政府要不斷接近這一目標則需要一個過程,這又有賴于有為政府主導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因而有為政府體現了目標和過程的統一。此外,田國強論證有為政府無效和有為政府高效的邏輯和證據并不能經受思辨邏輯的拷問,集中在產業政策上也是如此,如市場機制和民營企業并不能有效避免和擺脫產能過剩問題。最后,市場化改革的推行也并不必然導向有限政府而非有為政府;相反,如果考慮真正的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反而是更佳的歸宿。盡管如此,現代經濟學人還是普遍反對有為政府而信奉有限政府,很大程度上與其說是出于真實科學的研究,不如說更主要是源自傳統智慧所塑造的神話,而對神話的信仰往往會造成學術的對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政治經濟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筆談、數理政治經濟學、經濟史與經濟哲學、經典文獻、學術評論、會議綜述等。于201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