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絲網印刷作業中多個化學危害源共同作用下的環己酮彌散規律與控制特性。[方法]利用FLUENT軟件對絲網印刷作業環境中環己酮的彌散過程進行數值模擬,根據監測結果和計算結果討論絲網印刷作業環境中毒物濃度的空間分布特點,研究通風口位置、入風口風速、入風口面積、障礙物存在對環己酮彌散的影響。[結果]化學危害物濃度場可視性地揭示出化學危害物在墻壁周圍和化學危害源附近容易集聚。基于不同入風口風速、不同入風口截面積、不同送風形式的化學危害物濃度模擬結果顯示:(1)入風口風速為0.8 m/s時的車間內化學危害物濃度低于入風口風速為0.2 m/s時,表明入風口風速是化學危害物彌散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2)入風口截面積增大后,車間內氣流組織形式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氣流流動速度場的改變,導致化學危害物濃度稀釋而使得濃度場發生較大變化,表明入風口截面積大小同樣是化學危害物彌散的重要因素之一;(3)不同的送風形式(左側窗戶或右側窗戶送風)形成的氣流組織不盡相同,當氣流自化學危害源上風向進入時,有利于車間內化學危害物隨著氣流經印刷機上方排風罩排出。[結論]利用FLUENT仿真計算進行絲網印刷作業過程中環己酮彌散分析,可以可視性地揭示化學危害物在三維空間中的分布形態和集聚規律,有利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和防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論著、信息動態、熱點關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調查與研究、實驗技術、案例剖析、監管實踐、綜述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