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念珠菌生物膜能夠產生一定比例的可以耐受高濃度藥物沖擊的滯留菌(persisters)。以秀麗隱桿線蟲作為模式生物感染產生不同比例滯留菌的白念珠菌臨床株并用兩性霉素B處理,觀察比較各組存活率,闡明滯留菌對抗真菌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將同步化的成熟線蟲與不同的白念珠菌臨床株共培養2h后,洗脫轉移至96孔板中,加入梯度稀釋的兩性霉素B,并設不加藥孔對照。培養5d后計算各孔線蟲存活率。結果相同藥物濃度下,感染產生高比例滯留菌的臨床株組較同組不加藥的線蟲存活率的提高量明顯低于感染低比例滯留菌組的提高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秀麗隱桿線蟲是研究滯留菌和抗真菌藥物藥效學的可用模型;滯留菌的耐藥性町能是抗真菌治療失敗和復發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細菌學、病毒學、分子微生物學、感染免疫、基礎免疫學、分子免疫學、免疫遺傳學、腫瘤免疫、中藥免疫、免疫治療、免疫學技術、檢測技術、述評、綜述、學術會議評述、人物述林、醫藥信息、簡訊、書評等等。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