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喉上神經外支(external branch of laryngeal nerve,EBSLN)監測技術在甲狀腺手術尤其是上極腫瘤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研究其對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發聲功能的保護作用。方法回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軍總醫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術治療并于術中使用神經監測技術的139例臨床資料,其中腫瘤位于腺體上極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術后1周及1個月時評估患者發聲功能。統計肉眼直視下與術中神經監測(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IONM)技術輔助下EBSLN的識別率,比較甲狀腺上極腫瘤與其他位置腫瘤手術中EBSLN的識別效率與損傷概率。結果139例術中共處理上極218側(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視可識別145根(被IONM證實有126根(57.8%)),IONM可識別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側腫瘤位于上極的EBLSN中肉眼準確識別20/46(43.5%),IONM識別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準確識別106/172(61.6%),IONM識別160/172(93.0%),腫瘤不同位置肉眼識別χ^2檢驗結果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01,P=0.027),IONM識別χ2檢驗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12,P=0.914)。5例在術后1周出現聲音低沉,術后1個月再次評估均無聲音低沉、發聲改變。結論IONM較肉眼直視可有效提高術中EBSLN識別比例,保證手術安全性。甲狀腺上極腫瘤手術中EBSLN肉眼識別難度較腫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術更大,IONM可提供神經保護的更可靠依據,降低手術風險。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論著、臨床研究、專家講座、綜述等。于200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