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剖學以及電傳導功能的標測發現心房間的傳導途徑有4條:①Bachmann束;②冠狀竇-左房肌束;③卵圓窩周圍的橫行肌纖維;④心外膜下房間肌束。房間隔右、左面心內膜分別是獨立的激動面。目前認為Bachmann束為一個大的肌束,有解剖組織學的證據,而至今未找到系傳導系統的特殊管束的證據,其將右房電擴布傳至左房有兩個突破口,左房前壁和房間隔。研究發現不是所有人均有Bachmann束。而對冠狀竇-左房肌束的傳導方式研究最多,從形態及功能均顯示其傳導方式是右房至左房的、僅次于Bachmann束的傳導方式,其傳導形式多樣。卵圓窩周圍的橫行肌纖維是房間隔起搏或左房多部位起搏時傳導的主要方式。心外膜下房間肌束傳導方式主要是解剖和組織學研究提供的證據,因缺乏心外膜標測,故很難確定其具體擴布方式,只是從功能上推測其為房間電傳導的方式,其中一部分的傳導方式與冠狀竇-左房肌傳導重疊??傊块g電傳導因心肌狀態、起搏興奮點的位置不同而傳導的方式不同,其傳導或先后或同時,或單一或多徑路組合,理解房間電傳導的方式及原理有助于弄清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專題筆談、心臟起搏研究、基礎研究、綜述、病例報告、消息等。于198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