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鐵廣泛開通的時代背景下,研究高鐵開通對城市生產體系的變動效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在環境規制日益趨緊的政策背景下,城市生產體系的綠色重構則又需得到重點關注。本文將高鐵開通作為一外生沖擊事件,以27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為研究樣本,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對高鐵開通是否可以促進城市綠色發展,進而是否可以重構城市綠色生產體系進行研究,并得到兩個主要結論:①高鐵開通可以通過產業結構優化效應、技術進步效應、對外開放擴大效應降低城市污染排放,促進城市綠色發展。相較省會城市,高鐵開通對非省會城市的工業環境污染物排放降低作用更加明顯。②高鐵開通可以極大釋放服務業集聚對城市生產率的貢獻作用,形成就業從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的轉移效應,加速淘汰工業落后產能、低效產業,形成產業結構綠色發展效應。另外,本文還從空間和產業兩個角度討論新時期城市綠色生產體系的重構問題,以促進城市在新階段形成可持續綠色發展。在空間方面,宜通過高鐵站兩端分離、盤活周邊區域、籌建清潔主題工業園區等舉措釋放高鐵開通更高的綠色發展效應。在產業方面,一方面可以通過建立服務業多集聚中心、多特色中心、多精品中心,推進結構轉換,另一方面則需要順應“結構智能化”趨勢,更好地將高鐵站牽引產業與人工智能相融合,以長期推動產業綠色發展。本文最終給出相應政策建議,包括對高鐵站附近產業聚集區進行科學設計、將高鐵站更多布局于非省會城市、加速形成服務業高鐵站高效聚集區、積極做好工業流出人員轉就業的培訓指導工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區域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等。于199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