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典,是古代詩文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用典可以打通古今的歷史經驗,使詩歌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更富于文化意蘊和歷史深度的思想情感。由于典故歷史久遠并且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積累新的意義,這會增加讀者理解詩句的難度。2019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古詩閱讀部分所選宋朝陳與義的兩首同題詩中都用到了典故。其中對“九方皋”這一事典單靠試卷中給出的注釋很難準確把握詩文內蘊。不知典故義,解讀古詩難。知曉了典故的由來與流變,解讀古詩的過程就會有欣賞“曲澗層巒之致”的享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語文教學之友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紀念創刊40周年、教學視點、教研之頁、教材研討、閱讀研究、測試關注、作文教學等。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