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政府角色的變遷塑造了當代中國基層社會矛盾的諸多特點。以“中央-地方”關系的視角觀察,可以發現地方政府在塑造社會抗爭方面的重要角色。市場化改革以來,經濟分權使各地方政府面臨競爭與考核壓力,這一過程所引發的治理外部性成為引發基層社會沖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治理價值取向的分化,為基層社會沖突的訴求表達提供了行動空間,使其呈現出“分散化”“細胞化”“物質利益取向”等特征。因此,中央如何對地方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有效規制,削減“地方發展型政府”模式的負外部效應,對于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信訪與社會矛盾問題研究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專家訪談(專家視點)、理論視野、信訪觀察、探索與思考、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社會調查與案例分析等等。于201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