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誕生以來,贊譽和詆毀就從未停止過。2016年,刊登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的兩篇文章再次聚焦這一理論。先是Ibbotson&Tomasello發文稱,大量最新研究表明該理論無法解釋兒童語言學習過程。Jeffrey Lidz隨即做出回應,稱他們的誤解源于對喬姆斯基理論的誤讀。本文認為,批評方列舉的語言事實證明個別語言的個別語法現象無法納入普遍語法的框架,撼動了普遍語法的普世性及其生物基礎的論斷;普遍語法無法對兒童語言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系統性語誤提供有力的解釋;批評方基于兒童語法學習過程的論據辯駁乏力,無法重創普遍語法的重要論據——刺激貧乏論;Jeffrey Lidz全盤否定喬姆斯基理論為語言學習理論的論斷無法終結此番爭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語言學與語言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 語言與文化、翻譯研究、外國文學評論、漢外語言文化對比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國際漢學研究。等。于199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