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查明柴北緣平臺地區下干柴溝組下段古沉積環境演化及其對油氣勘探的指示意義,綜合運用對沉積環境反應敏感的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數據,對研究區的古氣候、古鹽度、氧化還原環境等古環境參數進行了綜合研究。結果表明:氣候指數表明研究區沉積時期干熱和溫濕氣候共存,但整體上氣候偏溫暖濕潤;鍶、鋇含量及δ13CVPDB與δ18OVPDB數據分析表明,沉積水體為鹽度較高的淡水沉積;利用釩、鎳、鉻、鈷等氧化還原判定指標的分析,反映研究區可能存在貧氧亞還原環境和富氧環境,但X衍射數據中僅出現反映氧化環境的赤鐵礦,且利用鈷元素估算的古水體深度大部分低于26m;結合巖心數據分析,表明研究區主要發育以氧化環境為主的辮狀河淺水沉積體系;基于元素地球化學分析的古環境演化結果可知,干濕氣候交替出現,造成湖平面升降頻繁,粗粒心灘相與細粒河漫灘相可呈互層狀分布,為有利的儲蓋組合發育創造了條件。該研究結果對指導研究區油氣勘探具有重要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特種油氣藏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綜述、地質勘探、油藏工程、鉆采工程等。于199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