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骨水泥相對術椎及鄰椎終板的位置對鄰椎再骨折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因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在我院行PVP或PKP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共納入191例患者,年齡56~83歲,平均69.8歲。隨訪時間為20個月,共計202節手術椎體,其中男性椎體37節,女性椎體165節。根據是否發生鄰椎骨折分為鄰椎骨折組(n=22)和非鄰椎骨折組(n=180),比較兩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骨密度,以及骨水泥的終板接觸率、椎間盤內滲漏率、骨水泥邊界距鄰椎終板的最短距離。結果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骨密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骨水泥與術椎終板接觸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251,P=0.071),而鄰椎骨折組的骨水泥椎間盤內滲漏率顯著高于非鄰椎骨折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18,P=0.025);鄰椎骨折組骨水泥邊界距鄰椎終板的距離的均值為(6.49±3.13)mm,非鄰椎骨折組距離為(8.71±4.38)mm,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07,P=0.022)。結論椎間盤內骨水泥滲漏是同側鄰椎再骨折的危險因素;骨水泥邊界距鄰椎終板距離越近,同側鄰椎再骨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術者可根據術前椎間隙高度是否狹窄在術椎的充分強化與骨水泥距鄰椎終板的安全距離之間作出取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實用骨科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保膝治療·膝關節周圍截骨術、保膝治療·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綜述、臨床研究、實驗研究、骨科技術、大師風采、文獻導讀、其他等。于199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