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約理論分析了公用事業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在產品供給水平和成本控制中的差異。研究發現,當存在福利性規制定價時,公用事業國有企業更傾向于降低企業固定成本;而公用事業私有企業則更傾向于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且產量大于國有企業。本文認為,在福利性規制定價下,私有企業過度控制運行成本是造成部分公用事業民營化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當政府出于社會福利目的而制定較低規制價格時,應當為該領域的公用事業私有企業提供相應的補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世界經濟文匯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專論、世界經濟、國際貿易、貨幣金融與保險、過渡經濟學、企業重組與企業改革等。于195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