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連續性”與“突破性”這一對應范疇是由張光直明確提出并清晰表述的。馬克斯·韋伯并沒有使用“連續”與“突破”這樣的語詞或概念,但在其有關宗教社會學理論中其實又明確涉及或包含了“連續”與“突破”這樣的問題。按照韋伯的觀點,中國的儒教與道教、印度的婆羅門教與佛教都屬于傳統主義的宗教,換作張光直的概念,就是都屬于“連續性”的宗教;而猶太教是發生了革命的宗教,也就是屬于“突破性”的宗教。猶太教的“突破”主要體現在沒有偶像、沒有祭祀、沒有巫術、沒有占卜,同時,倫理成為猶太教的核心內容。韋伯指出,這樣一種宗教倫理,也可以說倫理宗教一經產生,便與任何其他古老的宗教傳統區別開來,并成為后續的世界性宗教的基礎。這些正是“突破性”宗教與“連續性”宗教區別之所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學術關注_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馬克思主義研究_勞動與人的全面發展、文學研究、藝術與傳媒_美學本體論專題、教育學研究、城市與社會、史學研究等。于195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