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興安嶺山脈呼中地區、塔河地區和呼倫湖地區,小興安嶺山脈蘿北地區,長白山山脈橫道河子地區、三道關地區、牡丹峰地區、鳳凰山地區和新賓地區,對我國東北地區鼩鼱科動物進行調查。共獲得686號標本,首先利用形態特征描述和形態測量進行形態學物種鑒定,然后利用mtDNACytb基因全序列構建系統發生樹,使用ABGD軟件進行分子生物學物種鑒定,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物種鑒定結果一致。證實東北地區鼩鼱科動物包括麝鼩屬2種: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和山東小麝鼩(C.shantungensis);鼩鼱屬9種:大鼩鼱(Sorex mirabilis)、中鼩鼱(S.caecutiens)、遠東鼩鼱(S.isodon)、苔原鼩鼱(S.tundrensis)、長爪鼩鼱(S.unguiculatus)、栗齒鼩鼱(S.daphaenodon)、細鼩鼱(S.gracillimus)、扁顱鼩鼱(S.roboratus)和姬鼩鼱(S.minutissimus)。調查發現大麝鼩和山東小麝鼩同域分布,且更臨近人類生活區。在我國東北地區,中鼩鼱、細鼩鼱和遠東鼩鼱種群數量與分布范圍較大,其它物種種群數量明顯小于這3個物種;大鼩鼱和扁顱鼩鼱分布數量較小,苔原鼩鼱僅在呼倫湖地區被采集到,在此地與姬鼩鼱同域分布。栗齒鼩鼱僅在大興安嶺地區捕獲到。文中測量各物種標本的外形(體重、頭體長、尾長、尾長/頭體長、后足長、耳長),及頭骨(顱全長、顱基長、基長、腦顱寬、腦顱高、眶間寬、上齒列長、下齒列長、腭前部寬、腭后部寬),通過照片展示了鼩鼱屬9個物種的顱骨形態特征,并給出每一物種的鑒別特征,作為東北地區鼩鼱科物種形態分類依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獸類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研究論文、綜述、研究簡報、資料、問題討論、實驗方法、書刊評介和學術動態等。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