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電化學動電位極化曲線和阻抗譜對輕質Fe-Mn-Al系鋼在3.5%NaCl(質量分數)溶液中的腐蝕行為進行了研究,并從微觀組織上分析其發生腐蝕的原因。結果表明:經過1 100℃固溶處理的試驗鋼由奧氏體(A)加鐵素體(δ-F)兩相組成,隨著鋼中含碳量的增加,奧氏體含量逐漸增加。電化學腐蝕試驗結果表明:當碳的質量分數由0.3%增加至1.0%時,鋼的耐蝕性先下降后增加。試驗鋼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現為鐵素體/奧氏體的相間腐蝕。根據EDS分析結果,在鐵素體/奧氏體相界處鋁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導致相間腐蝕的主要原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上海金屬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綜合論述、金屬材料及其應用、材料組織與性能、鋼鐵冶金、壓力加工、計算機應用技術等。于197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