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入極端氣候因子(表征氣候變化)、景觀格局指數(指示人類活動對景觀的干擾)以及人類活動強度因子(GDP和人口密度)構建了南嶺生態功能區脆弱性評價體系,定量分析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態脆弱性的影響。結果表明:(1)近13年南嶺生態功能區總體上屬于輕中度脆弱,并呈現自西向東遞減的趨勢;(2)2000—2013年,生態脆弱性呈現減小的趨勢,主要表現為微度和輕度脆弱區面積減小,而中、重度脆弱區面積增加;(3)土地利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是影響生態脆弱性時空變化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研究結果可以為南嶺生態功能區的脆弱性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精準修復提供決策和數據支持。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經濟與管理、政治與法律、文學與語言、文化與藝術、齊地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于198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