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常規氣象觀測資料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資料對1710“海棠”、1307“蘇力”和0709“圣帕”這三個典型登閩空心臺風分別于2017年7月31日、2013年7月13日和2007年8月19日產生的強降水分布差異采用診斷方法分析。結果表明:高層輻散分流通道顯著不同,“海棠”與“圣帕”為反氣旋性流出氣流,“蘇力”屬于單一流出通道。環境風垂直切變方向對“海棠”與“蘇力”大降水落區有一定預報指示意義。濕度鋒區及干舌侵入位置的差異對三個臺風空心結構形成及強降水分布的差異有重要影響。濕位渦場均呈現下負上正分布,表明大氣在低層為對流不穩定狀態。濕正壓項是“海棠”與“圣帕”臺風MCS發展的主要不穩定條件,而濕正壓項和濕斜壓項均對“蘇力”臺風MCS發展起加強作用,其中濕正壓項對MCS非對稱分布起主要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氣象與環境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論文、快報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