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肉雞供給體系的質量是肉雞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2004—2017年30省份肉雞生產數據,將質量作為一個潛變量看待,構建質量成本函數模型,對我國肉雞質量成本彈性及質量進行測算,并針對不同年份、品種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在現有生產水平條件下,我國肉雞質量成本彈性和產量成本彈性均小于1,提高肉雞質量和產出數量是規模經濟的,肉雞生產者愿意也有足夠的動力去提高肉雞質量;規模化養殖水平能夠提高肉雞質量,大規模養殖質量高于中規模和小規模;黃羽肉雞質量高于白羽肉雞質量,飼料、人力投入等是影響肉雞質量的重要因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農業技術經濟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書評、特約稿件、書評廣告、學術前沿、征文通知等。于198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