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脈石含量高和礦物學性質復雜是導致低品位鈾尾礦中的鈾難以進一步回收的主要原因,而破壞復雜的脈石礦物結構是提高鈾解離的有效途徑.本文在詳細分析了鈾尾礦工藝礦物學性質的基礎上,通過研究五種氧化劑(H2O2、MnO2Fe,(SO4)3HF、HCIO4)對鈾尾礦粒徑分布、形貌特征和物相組成的影響,揭示了酸浸過程中氧化劑與脈石礦物之間的作用規律.研究結果表明,H2O2可將硅酸鐵鹽礦物分解而使鈾尾礦粒徑變小.MnO2可將硅酸鐵鹽轉化為硅酸錳鹽并伴隨著硅酸錳鹽物相的結晶長大,Fe2(SO4)3對脈石礦物無破壞作用,反而能使脈石顆粒發生絮凝,HCIO。與HF可在脈石礦物表面或內部造成強烈的腐蝕而形成細小的孔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語言文學研究、經濟管理研究、政治學·哲學研究、南華新書架、經濟與管理研究、核工業經濟管理、思想研究、語言學文學研究、應急管理研究、國家安全(核安全)專題研究、人文醫學研究、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專題研究、法學研究、衡岳論壇、書評等等。于199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