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國中期孟子倡導性善論,對告子等人進行批評;戰國后期荀子倡導性惡論,又對孟子進行針鋒相對的批評;漢代流行性三品說,對孟荀提出批評;宋朝興起人性二元論,又對漢代人性論展開批評。中國人性論陷入陳陳相因的批評怪圈。面對這個怪圈,從第三者視角進行反觀或許有助于對諸家得失看得更清楚。以荀子人性論而言,其三個觀點難以經受解釋人類學關于文化與人之間關系論述的檢驗,所反映出諸子人性論共性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臨沂大學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文史研究、沂蒙精神論壇、教育學研究、經濟學研究、哲學研究、沂蒙文化研究、文學地理學研究、社會學/政治學研究、語言學研究、政治學研究、法學/社會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書評等。于197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