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闡明家蠶微孢子蟲Nosema bombycis感染不同時間對家蠶Bombyxmori幼蟲不同組織中家蠶海龜蛋白(Bombyx Turtle,Bmtutl)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為揭示家蠶微孢子蟲的侵染機制奠定基礎。【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對家蠶海龜蛋白3種亞型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的序列結構特征進行了分析;利用qPCR檢測家蠶微孢子蟲感染后12,24,48,72,96和120h,家蠶幼蟲中腸、血淋巴與脂肪體組織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情況。【結果】家蠶海龜蛋白3種亞型的二級結構均主要由無規則卷曲、α螺旋、β轉角和延伸鏈組成,其中無規則卷曲所占比例最高。但是PredictProtein分析發現,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之間的蛋白/多核苷酸結合位點存在較大差異。qPCR結果表明,感染家蠶微孢子蟲后,家蠶幼蟲中腸、血淋巴與脂肪體組織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整體表達處于被抑制狀態,尤其在脂肪體中最為明顯: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表達在家蠶微孢子蟲感染家蠶后的72h開始受到顯著抑制,特別是Bmtutl-519基因,其相對表達水平均不到對照的5.0%。【結論】家蠶海龜蛋白這3種亞型的序列結構特征存在較大差異,家蠶微孢子蟲感染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蠶幼蟲中腸、血淋巴與脂肪體組織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尤其是Bmtutl-519的表達。結果說明,與其他兩種家蠶海龜蛋白亞型相比,Bmtutl-519蛋白可能在家蠶微孢子蟲侵染宿主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昆蟲學報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研究論文_生理與生化、研究論文_生態與害蟲治理、綜述、研究論文_進化與系統學、研究論文_病理與微生物、研究論文_毒理與抗性、簡報、書評等。于195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