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教育階段'唯分數''唯升學'問題的癥結在于'學業成績政績化'的潛移默化,在于'經濟模式'的教育質量管理機制的簡單移植。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重要思想不僅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指導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理論武器。要扭轉不正確的教育評價導向,應以生態文明思想指導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質量觀,強調區域教育發展的'生態意識'與'結構思維',以區域教育治理水平為評價的重點,構建以教育生態為核心的區域教育發展評價體系。區域教育發展評價應重點關注反映教育系統內部均衡協調發展的'結構意義'的質量指標,以及教育系統與外部社會環境的良好協調關系,以優化教育發展環境,維護區域教育發展的良好生態;應特別關注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協調發展,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合理比例、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等結構性問題,促進教育事業科學協調發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教育發展研究雜志, 半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攝影報道、視點、時評、教師發展、專題_教育評價改革、專題_職業教育發展、決策參考、課程與教學、域外、專題_大學學科評價_五個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學學科評價(筆談)、勞動教育研究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