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稅收工具作為財政扶貧機制中的重要一環,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基于CFPS2012入戶調查數據和中國2012年投入產出表,運用微觀模擬方法測算出家庭的間接稅負,在此基礎上,借鑒衡量經濟"涓滴效應"的親貧增長指數,構建了識別和測度稅制"親貧性"的數量方法,評估間接稅的減稅政策能否自發惠及窮人,進一步測算家庭不同年齡層的間接稅負代內歸宿。結果顯示:間接稅整體上不具有"親貧性",其中增值稅的"親富性"最強,減稅能讓窮人比富人獲益更多;兒童、成人以及老人均是間接稅的負稅人,貧困家庭撫養小孩而承擔的間接稅負比重高于非貧困家庭,贍養老人而負擔的間接稅負比重低于非貧困家庭。據此本文認為,繼續推動大規模的間接稅減稅政策、采取差別化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減免策略、逐步形成以直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是改變間接稅"親富性"和強化稅收扶貧職能的有效措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金融研究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金融銀行體制、方針政策及其闡述、銀行制度與業務、金融商場、信貸與投資、保險理論、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金融銀行理論等。于195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