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LASSO分位數回歸,本文提出了系統性風險度量新指標,并采用該指標構建2011-2017年我國上市金融機構時變的尾部風險網絡。在此基礎上,本文一方面從系統、部門和機構三個層面衡量其網絡關聯水平;另一方面,識別風險在金融機構間傳遞的方向路徑等關聯結構,而且在兼顧關聯水平和關聯結構的基礎上,測度單個機構在風險網絡中的系統性風險貢獻。研究發現:第一,我國金融機構的系統關聯水平具有明顯周期性特征,在風險積累階段系統關聯水平迅速攀升,直至風險爆發階段達到階段性高點,而后隨著風險釋放逐步回落。第二,銀行、證券和保險三個部門風險輸出關聯水平的時序變化差異較大,但風險輸入關聯水平的時序變化基本一致,風險在部門間的傳染是真實存在的。第三,總體上,同部門且規模相近、商業模式相似、業務同質性較高的機構間關聯水平更高,但在風險積累和爆發階段,跨部門、同部門中差異較大的機構間關聯水平也有所上升。第四,在同時考慮關聯水平和關聯結構時,四家大型商業銀行的系統性風險貢獻最大,且遠高于其他金融機構;同時,一些保險企業也開始成為系統重要性機構。基于尾部風險網絡的研究,本文為我國金融業監管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經濟學動態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文化與經濟研究專題等等。于196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