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脈一詞雖來源于語言學,卻在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判中從建筑學領域擴展到了城市領域,從二戰后開始萌芽,到70年展到高潮,隨后80年代開始逐漸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我國有大批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名村,在面臨發展和保護的問題時,我們不僅希望保護其有歷史價值的部分,更希望更新或新建的區域能結合現代的發展需求,使城市整體具有連續性和傳承性。鑒于此,該文通過回顧國外文脈研究的歷程,對其各階段的發展進行梳理和評析,并基于此探討文脈研究對我國所具有的重要啟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華中建筑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先鋒論壇、建筑技術、建筑實踐、城鄉規劃 園林景觀 、建筑文化、建筑教育、建筑信息、建筑歷史等。于198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