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鄉村現代化建設經歷了40余年,尤其是中國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特色小鎮和城鄉一體化以及報告中提出并實施的“鄉村振興規劃”等一系列重大鄉村改革實踐推動了中國鄉村現代化進程。鄉村現代化建設包含了文化發生、發展、功能轉換以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多維度關系。鄉村振興的過程是文化傳承和創造的過程,沒有文化的鄉村是虛空的、沒有靈魂的鄉村。因此,在中國進入鄉村振興的現代化時代,傳統文化如何融入民眾生活之中,如何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何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生產新文化,展現鄉村新面貌,成為需要回答并解決的現實問題。本刊特組織了此組專欄文章,分別從城鎮化與民眾生活、文化傳統包容性、融入性建構問題,中國特色小鎮文化融入需要注意的三個維度和堅持以文化為核心的建設路徑,鄉村振興中深刻認識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的作用和意義、進而明確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構建促進城鄉移民社會融入的文化機制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中國鄉村現代化與文化融入提供一些思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于195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