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年以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案在我國8個試點城市啟動,但目前很多城市的垃圾分類收集工作進展并不順利。居民作為生活垃圾產生者和垃圾分類的主要執行者,其垃圾分類行為決定著垃圾分類收集政策的效果。本研究從居民角度出發,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將垃圾分類設施便利性、人口統計特征包含在內,系統分析生活垃圾分類行為的影響因素。通過主成分分析、回歸分析,發現通過顯著性檢驗的影響因素中,社區因素、道德責任對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推動作用較強;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環境價值觀、宣傳教育對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影響較弱。因此,建議把激勵城市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重點放在改善社區垃圾分類設施建設上,提高城市居民垃圾分類的經濟性和便利性,同時,強化城市居民環境道德責任感,注重引導,提高垃圾分類的服務質量,促進垃圾分類行為的實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專座、理論與方法、綜述、信息動態等。于198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