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龜茲石窟是世界三大壁畫石窟群之一,也是現存佛教本生、因緣圖像種類和數量最多的石窟群。本文采用考古類型學與美術史圖像學結合的方法,梳理并分析龜茲石窟壁畫本生、因緣圖像,指出方形窟第一種畫風本生、因緣圖像,呈現多場景連續構圖及大場面構圖,通常構成洞窟壁畫主題內容。中心柱窟(附加大像窟)和方形窟第二、三種畫風本生與因緣圖像,多采用菱格構圖及平列矩形構圖,輔助主題壁畫發揮作用。第一種畫風本生、因緣圖像著重表述持戒內涵,大多基于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典繪制。第二種畫風本生、因緣圖像尤其重視布施供養內涵,故事多來自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典、譬喻文學及佛教論典,這些佛教典籍主要出自西北印度與中亞。第一、二種畫風本生與因緣圖像,呈現前后兩個階段性特征,暗示龜茲地區佛教思潮曾經發生過某些轉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故宮學刊雜志, 半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紀念馬衡先生誕辰一百四十周年論文專輯、史事鉤沉、人物春秋、疑案揭密、文物叢談、故宮特展、藏品珍賞等。于200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