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愛情的親密關系充滿現代性想象,信任是其進階發展中最渴求的品質。本文基于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3年的田野資料分析發現:當打工青年的親密探索邁向婚姻時,個人與家庭的博弈表現為情境化信任與結構性不信任之間的較量,并呈現鮮明的性別烙印。女性在滲透于日常生活的負面體驗中進行性別信心、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層面性別不信任的體驗式生產,而男性則發展出一般化與情境化的性別不信任。性別不信任預示自由戀愛的幻想破滅,而當婚姻依然是一種生活的必然時,相親和自由戀愛互為替代性選擇,刻畫出親密關系現代化變革的非線性軌跡。在此過程中,打工青年現代體驗式與傳統關系式交互生產的性別不信任彰顯出相較于西方經驗更為多樣化、本土化的生產特征。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婦女研究論叢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三孩生育政策”專題、實證研究、婦運觀察與史學研究、圖書評介等。于199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