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沫若名詩《鳳凰涅槃》是“五四”時代精神的集中反映,詩人借阿拉伯古代的神話與傳說進行現代演繹,以劇詩的形式、民間的口語、民歌的形式、象征的意象、自由的對話等進行全方位的改造,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神秘與豐富的美學空間,從而開創了中國新詩的新境界。由于時代的局限與詩人修為的缺失,此詩在語言、形式、技巧的情感表達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對于當代漢語詩歌創作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啟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德州學院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地域文化研究·董仲舒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德州世家名人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德州風物研究、歷史文化研究、文學·藝術研究、新聞傳播學研究、法學社會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高校教學研究等。于198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