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岡底斯中部廣泛發育的松多巖組因缺少化石依據,其沉積時代一直存在爭議,嚴重制約了對岡底斯古生代構造演化的認識.在詳細野外地質調查基礎上,利用LA-ICP-MS鋯石U-Pb同位素定年對松多巖組中變質砂巖進行了鋯石U-Pb同位素測定,獲得變質砂巖中最小碎屑鋯石年齡值為316 Ma,時代為晚石炭世,代表了松多巖組形成時代的下限.通過碎屑鋯石年齡示蹤和區域對比研究,松多巖組物源很可能來自拉薩地塊內部(南拉薩地塊和北拉薩地塊),可能是松多古特提斯洋初始洋盆的沉積記錄.研究區松多巖組沉積時代下限的厘定,進一步完善了該區晚古生代地層系統,對岡瓦納大陸北緣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巖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地球科學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其他、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和沉積學、環境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等。于195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