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作為生產、生活和生態(簡稱"三生")功能的綜合載體,對其功能進行定量評價和耦合協調特征分析是土地利用沖突識別、國土空間優化配置等的重要基礎。以江蘇省為研究區,基于"三生"功能內涵解析,采用多尺度融合數學模型,構建了集成行政單元和格網尺度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2005、2015年為研究斷面,應用耦合協調度模型計算了江蘇省"三生"功能的耦合協調度。研究結果表明:(1)江蘇土地利用生產和生活功能有較大提升,增幅分別為13.79%、21.72%,但空間差異顯著,蘇南各市縣占比最高,蘇中次之,蘇北普遍較低;生態功能均有所下降,總減幅為6.03%;(2)江蘇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耦合協調度類型區劃分為良好協調區、中級協調區、初級協調區、次級協調區和低級協調區5種類型;良好協調區和中級協調區均有所增加;初級協調區占比增加22.05%,且增幅最大;次級協調區占比減少33.91%,且減幅最大;低級協調區占比均最低。(3)江蘇"三生"功能耦合協調水平時空分布特征顯著,蘇南耦合協調水平最高,蘇北耦合協調水平變化最大,省域總體從初級協調損益水平提升為初級協調同步水平。本研究實現了在區域層面進行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評價,可為土地利用沖突識別提供一定的方法參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區域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發展等。于199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