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12月1日,中國臺灣知名學者薛仁明先生在成都大學舉辦了一場題為“中國人的生命氣象”的講座。薛先生闡釋了生命氣象的深刻內涵,剖析了中國傳統的生命氣象,認為中國最核心的生命狀態是陰陽轉動,在追求出入、呼吸、吞吐、開合、取舍的平衡中注重該在意什么、不該在意什么,既拿得起、更放得下。孔子是中國人生命氣象和中國人生命狀態的典型范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最好的印證。他告訴大家怎樣克服酸腐之氣,怎樣做氣量大、心胸廣的幸福人。薛仁明希望,活在當下的中國人應該打開生命狀態,找到原來的生命氣象,將人事物回到如實的角度,恢復生命寬松的狀態,把自己解放出來,為自己松綁,對自己的缺點、弱點有正確的認知和面對,萬事放得下,生命從容和自在,凡事認真而不較真,活出真正的自我。宋明理學的律己過嚴,導致后代讀書人生命氣象的萎縮。在當今時代,談論生命氣象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應該讓教育回歸生命氣象。本刊對薛先生的講座錄音進行了整理,并由編輯對部分語句進行了修改,且添加了文章副標題與文內小標題。經由薛先生審讀同意后發表于本刊,以饗廣大作者與讀者,以喚醒世人在忙碌、庸常的世俗生活中追求生命氣象。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經濟與管理、文藝論叢、新文學:經典與問題、語言文化、口述史等。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