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清時期的徽州易學,源于徽州地方性教育的繁榮、學人傳習易學活動的自覺與家族易學氛圍的熏染,是在維護程朱理學、闡揚陽明心學、回歸元典、重申圖學等學術生態中培育出來的奇葩。作為明清時期徽州學術的風向標,徽州易學研究樣貌的差異與每一次轉向,雖然仍烙有理學或樸學的印記,但是已不完全囿于理學或樸學的反哺,而是融入了徽州學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學術生態下的一種積極思考,是徽州學人體悟人生與認識事物在易學上的折射。從地域性易學的本身而言,徽州易學有一個多途自我發展的過程;從易學的內容而言,徽州易學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從而形成了徽州地區新的易學傳統,堪稱徽州學術除理學與樸學以外的又一個學術主軸。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徽學、哲學、古代文學、歷史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等。于196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